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张五諲归宣城
送张五諲归宣城
王维 〔唐朝〕
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
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谿.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
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
写人
写湖
写草
古诗译文
五湖相隔千万里之遥,何况友人要去的还是五湖以西的地方。
南陵城外的渔浦,春谷溪畔的人家,都是你将经过的景色。
想要归去的地方江水浩渺无际,还未到达却已见芳草萋萋。
回忆起兰陵镇的往事,不知那里的猿声是否依旧哀啼。
展开
知识点
1.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兼擅绘画、音乐,有“诗佛”之称。 2. 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唐代属宣州,是江南文化名城,李白曾作《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 诗中的“五湖”有多重含义,可指太湖及周边湖泊,也可泛称江湖远域,此处侧重地理辽远之意。 4. “猿啼”是古典诗歌常见意象,如郦道元《水经注》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多用以烘托羁旅愁思。 5. 本诗结构上采用“起承转合”的典型律诗章法,虽为五言古诗,但意脉连贯、情景交融。
展开
古诗注解
五湖
:泛指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此处借指遥远的江湖地区。
渔浦
:捕鱼的水边,指南陵城外的江边渡口。
南陵郭
:南陵城的外城。南陵在今安徽芜湖市南。
春谷谿
:春谷县的溪流。春谷为古县名,在今安徽繁昌县西。
江淼淼
:形容江水浩大、茫无边际的样子。
草萋萋
:草木茂盛的样子,暗含离愁别绪。
兰陵镇
:古地名,一说在今安徽境内,与宣城相近;诗中借指友人归途或旧游之地。
猿更啼
:猿声啼鸣,古诗中常以猿啼烘托悲凉、思念的情绪。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地理空间的层层推展和旅途风物的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深情送别。首二句从“五湖”的辽阔起笔,以“况复”递进,强调归途之远;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友人将经的南陵、春谷等地,并以“江淼淼”“草萋萋”暗示前程渺茫与离愁暗生;最后以“忆想”引出兰陵镇与猿啼,将现实别离与回忆联想结合,余韵悠长。诗中地名如南陵、春谷、兰陵均与宣城一带相关,可见王维对江南地理的熟悉。全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在平实的叙述中渗透着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旅途孤寂的体察,展现了王维诗歌“景中含情”的艺术魅力。
展开
古诗赏析
王维此诗以简淡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归途的渺远画卷。首联“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以空间递进突出行程遥远,强化别离的怅惘;颔联“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谿”点出途中所经地名,以实景带出旅途的辗转;颈联“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通过江流浩淼与草色萋萋的意象,暗寓归思与愁情;尾联“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则以猿声作结,借传统意象渲染别后相思的凄清氛围。全诗不事雕琢而意境开阔,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深挚的情谊,体现了王维诗歌“清空淡远”的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人王维送别友人张五諲(yīn)归返宣城时所作。张五諲是王维的朋友,生平不详,宣城即今安徽宣城市。王维在长安或洛阳为官期间,友人欲归江南故里,诗人借诗表达对友人长途远行的关切与惜别之情,同时通过想象友人归途的景色与旧地风貌,抒发了对友人前路的遥思与挂念。
展开
作者信息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古诗数量:
566
名句数量:
2015
作者其他古诗
1
送沈子福之江东
1.1万阅读
2
赠韦穆十八
1.1万阅读
3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
1.1万阅读
4
陇西行
1.1万阅读
5
临高台送黎拾遗
1.1万阅读
6
春中田园作
1.1万阅读
7
田园乐七首
1.1万阅读
8
辋川别业
1.1万阅读
9
红牡丹
1.1万阅读
10
汉江临眺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