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围绕“离别”这一核心主题,层层递进地抒发了哀伤之情。讲解时可重点关注以下几点:首先,分析诗歌的叙事顺序,从离别前的“下阶”、“相对”,到离别时的“含辞”、“泪落”,再到离别后的场景想象“待明月”、“见床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链条。其次,赏析诗歌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融合,如“兰丛”既点环境,又寓情感;“秋日”、“暮风”渲染了萧瑟氛围;“床空”则直击离别的核心痛处——孤独。再次,体会诗歌细节描写的感染力,如“含辞未及吐”生动表现了千言万语堵在胸口的瞬间,极具画面感和共鸣力。最后,理解诗歌以问句作结的艺术效果,“谁能待明月”的诘问,强化了无可奈何的悲凉之感。整体而言,这首诗虽短小,但情感饱满,手法娴熟,是唐代离别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