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留别武陵袁丞
留别武陵袁丞
王昌龄 〔唐朝〕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
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
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写花
写水
写马
迁谪
生死
桃花
忠贞
古诗译文
皇帝恩典使我暂时被贬谪流放,在等待处罚的期间遇到了知心好友。
从此离开后,我将独自乘着小舟,在武陵溪上漂泊远行两千里的路程。
那桃花源的古岸边,桃花依旧飘落;美丽的溪涧里,流淌着春天的碧水。
可有谁能真正了解,那位忠贞不渝的马将军,他怀抱誓死报国的赤胆忠心?
展开
知识点
1. 作者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人称“诗家夫子王江宁”,其七绝成就极高。 2. “武陵溪”典故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成为后世文人表达避世理想或美好境界的常用意象。 3. 诗中的“马将军”通常认为指东汉名将马援,其“马革裹尸”的典故象征忠勇为国、视死如归的精神。 4. 本诗体裁为五言古诗,共八句,押仄韵,体现了古体诗的自由抒写特点。 5. “待罪”是古代官员谦称,反映了特定的官场语境和礼仪文化。
展开
古诗注解
皇恩暂迁谪
:指作者因朝廷之命被暂时贬官流放。“迁谪”指官职调动(多指降职远调)。
待罪逢知己
:在等待处分期间遇到了理解自己的朋友。“待罪”是古代官员自称的谦辞,表示听候治罪。
武陵溪
: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溪流,此处既指实际地点,也暗含理想境界之意。
桃花遗古岸
:化用桃花源意象,意指桃花依然飘落在古老河岸,暗喻往昔理想境界犹存。
金涧流春水
:“金涧”形容溪涧水光闪烁如金,春水流动,景色优美。
马将军
:应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以其忠勇报国、马革裹尸的精神,比喻忠贞不屈的品格。
忠贞抱生死
:怀抱忠贞之志,将生死置之度外,体现坚贞不渝的节操。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王昌龄留别友人之作。首联交代背景:自己因“皇恩”而被贬,本是失意之事,却幸得友人袁丞这位“知己”,在困顿中给予慰藉。颔联想象别后旅程,“孤舟二千里”既写实又象征,突出漂泊之孤寂与路途之遥远。颈联笔锋一转,描绘武陵美景,“桃花”“春水”暗用桃源典故,使现实风景承载了超脱尘世的理想色彩。尾联是全诗点睛之笔,诗人以马将军自比,表明自己虽遭贬谪,但忠贞之志不改,生死以之。讲解时需注意诗中情感脉络:从迁谪之愁,到知遇之慰,再到孤旅之景,最终归于志节之坚,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豁达而坚毅的内心世界。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迁谪起笔,却无沉沦之态。“待罪逢知己”一句转折,点出友情温暖。中间两联写景,化用武陵溪、桃花古岸等意象,既实写行程,又虚写对理想境界的追慕与留恋。尾联借马将军忠贞抱生死自喻,将个人遭遇升华为对忠诚品格的坚守,格调高昂。全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将离别之情、身世之感与人格自勉融为一体,展现了王昌龄边塞诗人特有的豪迈与悲壮交织的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离别武陵时赠给友人袁丞的作品。王昌龄一生多次被贬,此诗应作于其贬谪龙标(今湖南黔阳)期间途经武陵时。诗中既表达了遭贬的无奈与旅途的孤寂,又借武陵桃花源典故和马将军的忠贞形象,抒发了自己虽处逆境却坚守志节的情怀,同时寄寓了对友人知遇之恩的感激。
展开
作者信息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古诗数量:
262
名句数量:
917
作者其他古诗
1
长信怨
1.1万阅读
2
塞上曲
1.1万阅读
3
送柴侍御
1万阅读
4
从军行七首·其四
1万阅读
5
巴陵送李十二
1万阅读
6
送狄宗亨
1万阅读
7
送魏二
1万阅读
8
龙标野宴
1万阅读
9
答武陵太守
1万阅读
10
代扶风主人答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