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
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太清的天空传来海鹤的鸣叫,远行的游子不禁回望故乡。 鹤声随着羽翼渐行渐远,身影与归云一同消逝在天边。 春日里青桂再度繁茂,暮色中白云变幻无常。 此番远行是为践行礼仪,何必再让泪下如霰?
此诗结构精巧:首联以听觉(鹤声)与视觉(乡眄)切入,颔联用“远”“便”二字写出动态离别;颈联转写景物变迁,尾联点明“礼仪”主旨。艺术上,将鹤的逍遥与人的仕途并置,白云的“变”与人生的“迁”呼应,最终以理性克制情感,体现王昌龄“绪密思清”的诗风。
全诗以“海鹤”为核心意象,前四句通过鹤的声、势勾画离别场景,后四句以自然景物(青桂、白云)的变迁暗喻人生际遇。末句“岂复泪如霰”一反送别诗的悲戚,凸显唐人豁达胸怀。王昌龄善用比兴,此诗语言清丽,意境高远,展现了盛唐送别诗的典型风格。
此诗作于唐代,是王昌龄送别友人刘昚虚赴京参加“宏词科”考试时所作。宏词科为唐代制举科目,选拔文才卓越者。诗中既表达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又以“礼仪”淡化离愁,体现盛唐士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