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崔参军往龙溪
送崔参军往龙溪
王昌龄 〔唐朝〕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
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写山
古诗译文
龙溪就在龙标县的上方,秋天的月亮与孤寂的山峦相互对望。
被贬谪的离别之心方显男儿本色,我们共同期盼着皇恩如同春江涨水般浩荡来临。
展开
知识点
1.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尤以七绝见长,被誉为“七绝圣手”。
2. 龙标是王昌龄被贬之地,李白闻其被贬曾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春江涨”是古诗中常见的比喻,常用来象征恩泽、机遇或情感的澎湃。
4. 唐代贬谪诗常将个人遭遇与自然景物结合,以景抒情,表达复杂心境。
5. 这首诗体现了送别诗与贬谪诗的结合,展现了唐代文人交往与政治生活的侧面。
展开
古诗注解
龙溪
:水名,位于唐代龙标县(今湖南省洪江市)附近。
龙标
:唐代县名,诗中指王昌龄被贬之地,此处也指代友人崔参军将去的方向。
秋月孤山
:秋天的月亮和孤寂的山峰,渲染出离别时清冷、孤寂的氛围。
谴谪
: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离心
:离别的心情。
丈夫
:指有气节、有抱负的男子汉。
鸿恩
:浩大的恩情,通常指皇帝的恩泽。
春江涨
:春天江水上涨,比喻恩赦或转机的到来。
展开
讲解
本诗是王昌龄一首典型的送别赠言诗。首句“龙溪只在龙标上”看似平淡交代地点,实则隐含诗人自身被贬龙标的经历,为全诗奠定基调。第二句写景,“秋月”与“孤山”意象冷寂,衬托出离别双方的孤独心情。第三句是全诗转折点,“谴谪离心是丈夫”一反离愁别绪的哀婉,以豪迈语激励友人,显示唐人豁达胸襟。最后一句“鸿恩共待春江涨”运用比兴手法,将望赦的迫切心情寄托于自然景象,含蓄而富有深意。整首诗结构紧凑,由景入情,由情及理,在感伤中透出刚健,在期待中不失沉郁,充分展现了王昌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的艺术特色。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深沉的意境。首句点明友人去向,暗含对贬谪之地的熟悉与复杂情感。次句“秋月孤山两相向”运用自然景物烘托离别的孤寂与冷清,意境苍凉。后两句笔锋一转,以“谴谪离心是丈夫”展现士大夫面对逆境的不屈气节,格调高昂;末句“鸿恩共待春江涨”则借自然现象喻指政治转机,将个人命运与皇恩、时节相联系,表达了在困境中依然怀抱希望的乐观精神。全诗情感真挚,既有送别的伤感,又充满坚韧与期待,体现了王昌龄边塞诗人特有的豪迈与深婉并存的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为送别友人崔参军前往龙溪(属龙标县)所作。王昌龄本人曾因事被贬至龙标县尉,因此对贬谪生涯有深切体会。诗中既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离愁,也融入了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和对未来重获恩宠的期盼,反映了唐代士人在政治漩涡中的共同心境。
展开
作者信息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古诗数量:
262
名句数量:
917
作者其他古诗
1
长信怨
1.1万阅读
2
塞上曲
1.1万阅读
3
送柴侍御
1万阅读
4
从军行七首·其四
1万阅读
5
巴陵送李十二
1万阅读
6
送狄宗亨
1万阅读
7
送魏二
1万阅读
8
龙标野宴
1万阅读
9
答武陵太守
1万阅读
10
代扶风主人答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