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子夜春歌
子夜春歌
王翰 〔唐朝〕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写花
春游
落花
古诗译文
春天的气息弥漫整个山林,花香袭人,这春日郊游的快乐令人难以忘怀。飘落的花瓣被风吹拂,几乎要落尽;低垂的柳枝被折下,但新的枝条依然会生长。采桑的少女唱着淮南的曲子,骑着金色马鞍的旅人身着塞北的装束。人们漫步前行,轻垂双手,在夕阳西下的渭水之滨享受着美好时光。
展开
知识点
1. 作者王翰: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公元687年至726年后在世,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其诗作豪迈奔放,尤以《凉州词二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最为著名。 2. 乐府诗:《子夜春歌》属于乐府旧题,《子夜歌》原为晋代民歌,多写男女恋情,后衍生出《子夜四时歌》(春、夏、秋、冬),王翰此诗是沿袭这一传统进行创作。 3. 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要求对仗。本诗颔联“落花”对“垂柳”,“吹欲尽”对“折还长”;颈联“桑女”对“金鞍”,“淮南曲”对“塞北装”,对仗工整。 4. 地理意象:“淮南”指淮河以南地区,“塞北”指长城以北的边塞地区,“渭川”即渭水,流经长安附近。这些地名展现了诗歌的空间跨度。 5. 文化现象:“春游”是唐代盛行的社会活动,反映了当时人们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风尚。
展开
古诗注解
春气:
春天的气象或气息。
落花吹欲尽:
飘落的花朵被春风吹得快要凋零殆尽。
垂柳折还长:
低垂的柳枝被人折下,但柳树生命力旺盛,新的枝条会继续生长。
桑女:
采桑的女子,常指农家少女。
淮南曲:
指淮南地区的歌曲或曲调。
金鞍塞北装:
装饰华丽的马鞍和塞北风格的骑手装束,暗示游侠或旅人从边塞而来。
行行:
慢慢行走的样子。
小垂手:
古代舞姿名,此处形容悠闲垂手的姿态。
渭川阳:
渭水(今陕西境内)的北岸。山南水北为阳。
展开
讲解
这首诗围绕“春游”展开,结构清晰。前四句写景:首联从嗅觉(香)和整体感受切入,概括春游之乐;颔联具体描绘“落花”和“垂柳”两个典型春景,一衰一荣,形成对比,暗含对春光易逝的轻微感叹和对生命循环的赞美。后四句写入:颈联通过“桑女”和“金鞍”两种不同身份、地域的人物形象,丰富了画面,暗示了游人的多样性和社会的繁荣。尾联描绘游人漫步至日暮时分的场景,“小垂手”的细节表现出悠闲自得的心境,“日暮渭川阳”则以开阔的地理空间和温暖的夕阳景象收尾,使全诗意境宁静而深远。讲解时应注意诗人如何通过意象的组合和空间的转换,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春游的生动画面以及其中蕴含的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春游为主题,生动描绘了春日山林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首联“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总起,点明春意浓郁和游赏之乐。颔联“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通过落花与垂柳的对比,既暗示春光易逝,又彰显生命力的顽强,富有哲理。颈联“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巧妙运用空间意象,将南方桑女与塞北骑手并置,展现了大唐的地域广阔与文化多元。尾联“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以人物悠闲的姿态和黄昏渭川的宁静画面收束,意境悠远,余韵绵长。全诗语言明快,对仗工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的蓬勃气象。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是唐代诗人王翰的《子夜春歌》,属于乐府旧题,多写春景与游赏之乐。王翰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著称(代表作有《凉州词》)。此诗应是他春日游历时的即景抒怀之作,反映了盛唐时期社会安定、人们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时代风貌。诗中融合了南北风情(如淮南曲、塞北装),展现了唐代疆域辽阔、文化交融的背景。
展开
作者信息
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
古诗数量:
55
名句数量:
136
作者其他古诗
1
凉州曲
1万阅读
2
饮马长城窟行
1万阅读
3
凉州词
1万阅读
4
凉州词二首
1万阅读
5
春日归思
1万阅读
6
凉州词二首
1万阅读
7
古蛾眉怨
1万阅读
8
相和歌辞。蛾眉怨
1万阅读
9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筵字
1万阅读
10
凉州词二首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