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韦应物 〔唐朝〕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写山
少年
写草
古诗译文
落第后常感叹怀才不遇,少年心性却独自看轻功名。
拜别亲人回到扬州海边,像你舅舅一样以诗才闻名。
傍晚对着青山与你分别,遥望你踏着芳草远行。
重逢之期应当不会太远,寒露时节芜城将沾湿衣襟。
展开
知识点
1. 唐代科举:进士科最难,落第者常作"下第诗"抒怀 2. 扬州别称:广陵、江都、芜城,唐代为繁华商业都市 3. 韦应物诗风:继承陶渊明、谢灵运,清淡自然 4. 寒露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 5. 诗家语:"芳草行"化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展开
古诗注解
下第
:科举考试落榜。
称屈
:感叹委屈、怀才不遇。
拜亲
:告别父母或长辈。
海畔
:指扬州,因近海而得名。
芜城
:扬州的别称,源自鲍照《芜城赋》。
寒露
:节气名,暗示深秋凄凉之景。
展开
讲解
此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反衬手法,以"称屈"铺垫却突出"心独轻"的豁达;二是用典自然,"芜城""似舅"皆暗含文化密码;三是时空设计,从眼前离别(晚对青山)到想象归途(寒露湿城),情感层层递进。诗人通过节制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含蓄慰藉方式。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屈"与"轻"的对比开篇,突出槐广淡泊名士风范。颔联用"似舅得诗名"暗赞其家学渊源,颈联"青山""芳草"勾勒出清雅别离画面。尾联以"寒露湿芜城"的意象,既点明时令,又暗含对友人归途的关切,整体语言简练而情谊深长。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韦应物任职洛阳期间。友人槐广科举落第返回扬州,诗人以诗相送,既安慰其失意,又赞许其诗才,表达了对友人超脱功名态度的欣赏和不久重逢的期待。
展开
作者信息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古诗数量:
651
名句数量:
2433
作者其他古诗
1
长安遇冯著
1.1万阅读
2
答李浣三首
1.1万阅读
3
酬柳郎中春日归扬州南郭见别之作
1.1万阅读
4
寒食寄京师诸弟
1.1万阅读
5
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1.1万阅读
6
寄全椒山中道士
1.1万阅读
7
长安遇冯著
1.1万阅读
8
赋得暮雨送李曹
1.1万阅读
9
调笑令
1.1万阅读
10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