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韦应物写给朋友元伟的一首酬答诗,记录了元伟夜晚到洛阳拜访诗人,两人欢聚宴饮后又将分别的情景。
诗歌开头,诗人先述说自己的境况:客居他乡三年,亲友离散。这种长久的孤寂,使得友人的突然到访显得尤为珍贵,“忽得”二字生动传达出惊喜之情。
接着,诗歌转入对夜宴的描写。环境是温馨的:“明灯照四隅,炎炭正可依”。主人的心情是复杂而真诚的:一方面是欢聚的喜悦(“欢携辟中闱”),另一方面又因自己处境不佳、招待不周而感到愧疚(“所愧乏珍肥”)。尤其是“问我犹杜门,不能奋高飞”一句,是朋友间的关切问询,也道出了诗人当时仕途困顿、闲居在家的无奈,为诗歌增添了更深一层的人生感慨。
欢乐的宴会总是短暂的。“晨装复当行”预示着分别的到来。“寥落星已稀”既是实写天将破晓的景象,也含蓄地烘托出诗人此时内心的空落与孤寂。最后,诗人将慰藉寄托于未来的重逢——“伫子西还归”,以深情的期盼收束全篇,使得离别的伤感中又蕴含着一丝温暖的光亮。
整首诗如同与友人灯下夜话,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在叙写友情的同时,也含蓄地流露出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悟,展现了韦应物诗歌含蓄深沉、情致婉转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