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二月一日是贞元旧节有感绝句寄黔南窦三洛阳卢七
二月一日是贞元旧节有感绝句寄黔南窦三洛阳卢七
吕温 〔唐朝〕
同事先皇立玉墀,中和旧节又支离。
今朝各自看花处,万里遥知掩泪时。
写花
看花
古诗译文
曾经一起在先皇的玉阶前侍立,中和旧节如今又变得支离破碎。今天各自在看花的地方,相隔万里也知道彼此在掩面哭泣。
展开
知识点
吕温是唐朝中期诗人,字和叔,曾官至户部员外郎,参与永贞革新。中和节是唐朝二月初一的传统节日,始于贞元年间,祭祀勾芒神,祈求农业丰收。绝句是一种古诗体裁,四句组成,每句五言或七言,讲究平仄和意境。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785-805年),诗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迁和文人情感。
展开
古诗注解
同事
: 指一起共事,这里指诗人与朋友曾在朝廷共事。
先皇
: 已故的皇帝,可能指唐德宗或其他先帝。
玉墀
: 宫殿前的玉石台阶,象征朝廷或皇家场所。
中和旧节
: 指中和节,唐朝二月初一的节日,贞元年间设立,祭祀祈求丰收。
支离
: 破碎、分散,形容节日或人事的零落离散。
看花处
: 赏花的地方,可能指春天或美好时光,暗示离散后的孤独。
掩泪时
: 掩面哭泣的时刻,表达悲伤和思念之情。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吕温寄给远方朋友窦三和卢七的绝句,通过“同事先皇”起兴,回忆过去在朝廷的共事时光,接着以“中和旧节”点明节日背景,暗示时局动荡和人事离散。后两句转入现实,写各自赏花却相隔万里,深知对方也在悲伤哭泣。诗作运用对比和夸张手法,强化了思念之情的深度,同时反映了唐朝中期的社会动荡和文人的离愁别绪。整体上,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绝句形式,通过对比过去共事朝廷的荣耀与现今离散的悲伤,深化了情感表达。前两句回忆往昔,后两句描绘现状,“万里遥知”一句巧妙运用空间距离,突出心灵相通却无法相聚的无奈。整体意境凄凉,语言凝练,展现了吕温深沉的怀旧之情和友情的珍贵。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吕温所作,创作于贞元时期之后。吕温曾参与朝廷政治,可能与朋友窦三和卢七共事,但后来因政治变动或贬谪而分离。诗题中的“贞元旧节”指二月初一的中和节,贞元是唐德宗年号,诗人借此节日感怀往昔,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时局变迁的伤感。
展开
作者信息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古诗数量:
116
名句数量:
438
作者其他古诗
1
青出蓝诗
1万阅读
2
冬夜即事
1万阅读
3
奉和武中丞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友
1万阅读
4
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
1万阅读
5
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书事通简僚友
1万阅读
6
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
1万阅读
7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1万阅读
8
道州途中即事
1万阅读
9
道州月叹
1万阅读
10
自江华之衡阳途中作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