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读小弟诗有感,因口号以示之
读小弟诗有感,因口号以示之
吕温 〔唐朝〕
忆吾未冠赏年华,二十年间在咄嗟。
今来羡汝看花岁,似汝追思昨日花。
写花
年华
看花
古诗译文
回想我未满二十岁之时正享受着美好的年华,转眼二十年光阴已在惊叹中匆匆流逝。如今我羡慕你正处在赏花的青春岁月,恰如当年的你追忆昨日盛开的花朵一般。
展开
知识点
1. 古代“未冠”指男子未满二十岁,尚未行冠礼,象征未成年。 “咄嗟”本义为呵斥、怒喝,引申为迅速、转瞬之间,常用于形容时间流逝之快。 唐代文人常以“看花”比喻青春年少、人生得意之时,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口号诗是古代一种即兴创作的诗歌形式,多为有感而发,语言直白流畅。 吕温是中唐时期的重要文人,属古文运动先驱之一,与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交好,其诗文风格刚健清新。
展开
古诗注解
忆吾未冠:
回忆我未成年之时。“未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此处指少年时期。
赏年华:
欣赏、享受美好的青春时光。
二十年间在咄嗟:
二十年的光阴在感叹、惊呼之间就过去了。“咄嗟”表示迅速、转瞬之间。
羡汝看花岁:
羡慕你现在正处在如花般美好的青春年岁。
似汝追思昨日花:
就像你现在追忆昨日的花朵一样,暗喻自己已步入中年,怀念少年时光。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吕温读弟弟的诗后有感而作,核心主题是“青春易逝,珍惜当下”。诗人首先回顾自己少年时光的珍贵与飞逝,用“咄嗟”二字强化了时间流逝之迅疾。接着,他将目光投向正值青春的弟弟,用“看花岁”赞美其年华美好。最后以“昨日花”作比,既表达了对弟弟能珍惜当下的期望,也暗含了自己对青春不再的淡淡惆怅。整首诗情感层层递进,由己及人,由过去到当下,展现了诗人对生命阶段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亲情诗作。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时光易逝、青春难再的感慨。前两句回忆自己少年时的美好年华,感叹二十年光阴转瞬即逝,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无奈。后两句笔锋一转,羡慕弟弟正处在如花般的青春岁月,并以“昨日花”作比,巧妙地将时间的流转与人生的阶段联系起来,意境深远。全诗结构紧凑,对比鲜明,既有对过往的追思,也有对当下的珍惜,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读来令人共鸣。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人吕温创作,具体写作时间不详。从诗意来看,应是诗人在中年时读到弟弟所作的诗歌,有感于其诗中流露的青春气息与对生活的热爱,联想到自己逝去的年华,因而写下此诗以赠弟弟。诗中既有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也包含对弟弟的勉励与期许,体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和诗人对人生阶段的深刻体悟。
展开
作者信息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古诗数量:
116
名句数量:
438
作者其他古诗
1
青出蓝诗
1万阅读
2
冬夜即事
1万阅读
3
奉和武中丞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友
1万阅读
4
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
1万阅读
5
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书事通简僚友
1万阅读
6
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
1万阅读
7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1万阅读
8
道州途中即事
1万阅读
9
道州月叹
1万阅读
10
自江华之衡阳途中作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