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寄羽士
寄羽士
牟融 〔唐朝〕
别来有路隔仙凡,几度临风欲去难。
乐道无时忘鹤伴,谈玄何日到星坛。
山中胜景常留客,林下清风好炼丹。
使我浮生尘鞅脱,相从应得一盘桓。
写景
写风
写山
古诗译文
自从分别后仙凡之路阻隔难通,多少次迎风欲往却步履维艰。
潜心悟道时常想起仙鹤为伴,谈玄论道何时能抵达星坛。
山林美景常留宾客驻足,清风徐来的林下适宜炼丹。
若使我能摆脱尘世束缚,定当追随道友长久盘桓。
展开
知识点
1. 道教文化:诗中“鹤伴”“星坛”“炼丹”反映唐代道教修仙文化,鹤是仙禽,星坛是祭祀场所,炼丹是重要修炼方式 2. 典故运用:“浮生”化用《庄子·刻意》“其生若浮”,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3. 对仗艺术:颔联“乐道”对“谈玄”,“无时”对“何日”,颈联“山中”对“林下”,“胜景”对“清风”,体现律诗严谨格律 4. 诗人背景:牟融虽为儒生,但《全唐诗》收录其诗多为与僧道酬唱之作,反映中唐三教融合思潮
展开
古诗注解
羽士
:道士的代称,因道家追求羽化登仙而得名。
仙凡
:仙境与凡尘,象征修道者与俗世的隔绝。
乐道
:指倾心于道家修炼之道。
谈玄
:讨论道家玄妙深奥的义理。
星坛
:道教祭祀星宿或举行法事的场所。
尘鞅
:世俗事务的束缚,鞅指套在马颈上的皮带。
盘桓
:徘徊逗留,此处指与道友相伴论道。
展开
讲解
此诗以寄赠道士为媒介,抒写超脱之志。首联以“仙凡”之隔设置悬念,颔联通过“鹤伴”“星坛”具象化修道生活,颈联以景人情展现隐逸趣味。尾联直抒胸臆,“尘鞅脱”与标题“寄羽士”形成呼应。诗人采用由虚入实的手法,先写仙境缥缈,再写山林实景,最终落脚于现实愿望,形成回环往复的意境结构。全诗在工整的律诗形式中,既保持了格律的严谨,又通过意象组合营造出空灵意境,实现了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以“仙凡阻隔”起笔,通过“临风欲去难”的矛盾心理,强化对修道生活的向往。中二联以“鹤伴”“星坛”“胜景”“清风”铺陈道家意象,虚实相生。尾联“尘鞅脱”与“一盘桓”形成对比,将隐逸情怀推向高潮。全诗对仗工稳,意境清幽,通过“鹤伴”“星坛”等意象组合,构建出空灵飘逸的仙境意象,体现了唐代文人道心与诗心的交融。
展开
创作背景
唐朝儒释道三教交融,牟融虽为儒家文人,却与道士交往密切。此诗是写给一位道士的寄怀之作,通过对仙家生活的向往,抒发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唐代道教兴盛,文人多以与道士结交为雅事,诗中“鹤伴”“星坛”“炼丹”等意象,正是这种时代风尚的反映。
展开
作者信息
牟融[公元?-79年3月26日]字子优,北海安丘人,生年未详,卒约汉章帝建初四年二月庚寅(初五)日(79年3月26日)。少博学,以《大夏侯尚书》教授门徒数百人。以司空举为茂才,为丰令,视事三年,县无狱讼。明帝朝,累官至司空。举动方重,甚得大臣节。进太尉,卒,章帝亲临其丧。牟的著作有《牟子》二卷(《隋书经籍志》)传于世。
古诗数量:
64
名句数量:
239
作者其他古诗
1
题李昭训山水
1万阅读
2
陈使君山庄
1万阅读
3
赠韩翃
1万阅读
4
水西草堂
1万阅读
5
司马迁墓
1万阅读
6
题赵支
1万阅读
7
春日山亭
1万阅读
8
送范启东
1万阅读
9
送客之杭
1万阅读
10
寄范使君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