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陈侯竹亭
题陈侯竹亭
牟融 〔唐朝〕
曾向幽亭一榻分,清风满座绝尘氛。
丹山凤泣钩帘听,沧海龙吟对酒闻。
漠漠暝阴笼砌月,盈盈寒翠动湘云。
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
写风
写山
写云
写酒
古诗译文
曾经与你在幽静竹亭里同榻小憩,满座清风驱散一切尘世浊氛。
仿佛丹山彩凤在帘外悲啼,我钩起帘儿静听;又如沧海龙吟,我对酒细闻。
夜雾漠漠,月色被石阶前的阴影笼罩;寒翠盈盈,似湘水云烟在竹间轻轻摇动。
岁寒之中,谁能识得这高洁的节操?唯有晋人王猷最爱此竹之君。
展开
知识点
1. 中唐园林题咏诗:借景抒怀,以亭、竹、石、云为意象,寄托人格理想。
2. 竹文化:竹在传统文化中象征“虚心、劲节、凌云”,与岁寒三友并提。
3. 用典:王猷“何可一日无此君”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点明爱竹传统。
4. 对仗:颔联“丹山凤泣/沧海龙吟”为工整名词+动词对,增强声律美。
5. 双关:“岁寒”既指时令,又寓世道,一语双关,含蓄深沉。
展开
古诗注解
幽亭
:僻静之亭,指陈侯所筑竹亭。
丹山凤泣
:丹山产凤,凤鸣如泣;喻竹声清越,似凤啼。
沧海龙吟
:古人以龙吟喻竹啸;写风吹竹响,声若龙吟。
漠漠
:形容阴云密布、雾气缭绕的样子。
湘云
:湘水之云,亦暗用舜妃湘灵鼓瑟典故,与竹之悲韵相合。
王猷
:东晋王子猷(王徽之),“何可一日无此君”典故的主角,以爱竹闻名。
展开
讲解
诗人先写“幽亭”“清风”,营造无尘之境;继而以凤泣、龙吟写竹声,化实为虚,使听觉充满神话色彩。夜色下“暝阴”“寒翠”,视觉由暗到明,竹影似湘云流动,动静交织。末句点题:竹有“高节”,而识者唯王猷,流露自赏与孤高。全诗以景起、以情结,层层递进,既咏竹亭之胜,又寓士人之志,是中唐咏物抒怀的典范。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八句,步步写竹,却处处见人。首联点题,写亭之“幽”“清”,先立高洁基调。颔联用“凤泣”“龙吟”的瑰丽想象,将无形风声化作可听之仙音,声色俱出,烘托竹亭清绝。颈联转写夜色与竹影,动中有静,静中见动,设色空灵。尾联以“岁寒”双关,既指严冬,又指世乱;以王猷自况,慨叹知音难觅,收束全篇,有余不尽。
展开
创作背景
牟融,中唐诗人,生卒年不详。此诗为应邀题咏陈侯所建竹亭而作。中唐士人好筑园亭以标榜清高,竹又象征坚贞,诗人借竹亭之幽美,寄寓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同时暗含对时局混浊、知音稀少的感慨。
展开
作者信息
牟融[公元?-79年3月26日]字子优,北海安丘人,生年未详,卒约汉章帝建初四年二月庚寅(初五)日(79年3月26日)。少博学,以《大夏侯尚书》教授门徒数百人。以司空举为茂才,为丰令,视事三年,县无狱讼。明帝朝,累官至司空。举动方重,甚得大臣节。进太尉,卒,章帝亲临其丧。牟的著作有《牟子》二卷(《隋书经籍志》)传于世。
古诗数量:
64
名句数量:
239
作者其他古诗
1
题李昭训山水
1万阅读
2
陈使君山庄
1万阅读
3
赠韩翃
1万阅读
4
水西草堂
1万阅读
5
司马迁墓
1万阅读
6
题赵支
1万阅读
7
春日山亭
1万阅读
8
送范启东
1万阅读
9
送客之杭
1万阅读
10
寄范使君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