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竹里梅
竹里梅
刘言史 〔唐朝〕
竹里梅花相并枝,梅花正发竹枝垂。
风吹总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时。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写梅
古诗译文
竹林中的梅花并枝生长,梅花正盛开时竹枝低垂。风吹总是吹向竹枝上,简直就像王家的雪落下之时。
展开
知识点
唐诗:唐朝诗歌的简称,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咏物诗:通过描写物品来表达情感或哲理的诗歌类型。比喻:修辞手法,将一物比作另一物,以增强表达效果。刘言史:唐朝诗人,作品多以写景咏物为主,风格清新。
展开
古诗注解
竹里梅花
: 指竹林中的梅花,象征高洁品格。
相并枝
: 枝条并生在一起,表示亲密无间。
梅花正发
: 梅花刚刚开放,发指开花。
竹枝垂
: 竹枝低垂,形容竹子的柔美姿态。
风吹总向竹枝上
: 风总是吹向竹枝,强调自然景色的动态。
直似王家雪下时
: 简直就像王家的雪落下之时,王家可能指王府或贵族之家,比喻竹枝洁白如雪。
展开
讲解
这首诗《竹里梅》由刘言史创作,全诗四句,描绘了竹林中的梅花与竹枝相依的景色。诗中以“相并枝”和“竹枝垂”表现自然景物的和谐,后句通过“风吹”引出的比喻“直似王家雪下时”,将竹枝的洁白与雪花相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美感,还隐喻了高洁的品格。整体上,诗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尚情操的推崇,是唐代咏物诗的典型代表。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竹和梅为主题,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自然美景。前两句“竹里梅花相并枝,梅花正发竹枝垂”直接写景,突出竹梅并枝的亲密和竹枝低垂的柔美。后两句“风吹总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时”运用比喻手法,将风吹竹枝比作雪花飘落,生动形象地增强了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清雅品格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鲜明,体现了唐诗的优美和深邃。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由唐朝诗人刘言史所作,刘言史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咏物写景。唐朝时期,咏物诗盛行,诗人常借自然景物抒发情感。本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或隐居时,通过描绘竹与梅的相依,表达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赞美。
展开
作者信息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尝从武俊猎,有双鸭起蒲稗间,一矢联之,遂于马上草射鸭歌以献。武俊表请封官,诏授枣强令,辞疾不授。人因称为刘枣强。李夷简节度汉南,与言史少同游习,因以襄阳髹器千具赂武俊,请言史为幕宾。由是日与讌谈,歌诗唱答。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
古诗数量:
71
名句数量:
271
作者其他古诗
1
立秋
1.1万阅读
2
夜泊润州江口
1万阅读
3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1万阅读
4
扶病春亭
1万阅读
5
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
1万阅读
6
送婆罗门归本国
1万阅读
7
苦妇词
1万阅读
8
乐府杂词三首
1万阅读
9
冬日峡中旅泊
1万阅读
10
题十三弟竹园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