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桡横水中,举目孤烟外。
借问吴溪人,谁家有山卖。
停下船桨横泊在溪水中央,抬眼望见一缕孤烟飘在山外。借问吴溪岸边的当地人,谁家愿意出售这青翠的山峦?
1. 假节:唐代官员临时持节出使的凭证 2. 吴溪:应指江浙地区的某条溪流 3. 买山典:源自东晋支遁买山隐居的典故 4. 中唐山水诗:逐渐从雄浑转向清幽的审美倾向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 ① 空间构图精妙,由近及远展开山水画卷 ② 转承突兀却合理,"借问"句将静态描写转为动态交流 ③ 双重隐喻运用,"山卖"既指实物交易,又暗喻精神归宿的寻求 需要注意诗人蔡京与北宋奸臣同名,但此为晚唐诗人,生平记载甚少,此诗是其存世代表作之一。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水泊烟岚的写意画面。"横水中"与"孤烟外"形成空间张力,后两句突发奇想转为活泼对话。诗人将山水审美转化为"买山"的世俗交易,看似突兀却暗含深意:既展现对自然的热爱,又透露出士人"欲隐难隐"的矛盾心理。语言平实而意趣隽永,是中唐山水诗的别调之作。
此诗作于蔡京奉使邕州(今广西南宁)途经吴溪时。中晚唐时期士人普遍怀有隐逸情怀,蔡京作为官员,在公务途中被山水之美触动,通过"买山"的诙谐发问,含蓄表达对仕途羁绊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