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
李德裕 〔唐朝〕
吾爱山中树,繁英满目鲜。
临风飘碎锦,映日乱非烟。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岂知幽独客,赖此当朱弦。
写风
写山
古诗译文
我喜爱山中的树木,繁盛的花朵映满眼帘,鲜艳夺目。
微风吹拂,花瓣如碎锦般飘落;在阳光映照下,花影纷乱,却不似烟雾般朦胧。
倒影映入春天的潭水深处,香气萦绕在月夜的台榭之前。
谁能知道那幽居独处的隐士,正依仗这美景抚弄朱弦琴以寄情怀。
展开
知识点
1. 李德裕是“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人物,其政治生涯起伏与党争密切相关。
2. 平泉庄是李德裕在洛阳的私家园林,以奇石花木著称,是唐代著名的园林之一。
3. 唐代文人常以“朱弦”代指琴,琴是士大夫修身养性、寄托情怀的重要乐器。
4. 本诗属于咏物诗,通过吟咏山桂,寄托诗人的情志,体现了“托物言志”的创作手法。
5. “碎锦”“非烟”等比喻新颖贴切,展现了唐代诗歌在意象营造上的高超技巧。
展开
古诗注解
山桂
:指山中的桂树,此处可能泛指山中开花树木,或特指桂花,象征高洁。
繁英
:繁盛的花朵。
鲜
:鲜明,鲜艳。
碎锦
:比喻飘落的花瓣如同撕碎的锦绣,形容其美丽。
非烟
:不是烟雾,形容花影在日光下纷繁却不朦胧。
影入春潭底
:花影倒映在清澈的春水中。
香凝月榭前
:花香仿佛凝结在月下亭台之前,极言香气之浓郁持久。
幽独客
:指隐居山林、孤独清高的诗人自己。
赖此当朱弦
:依靠这美景来弹奏琴弦(朱弦,华美的琴弦),借音乐抒发情怀。
展开
讲解
这首《山桂》表面写景,实则抒情。诗人通过对山中桂树繁花的细致描绘,构建了一个清幽绝俗的意境。前两联极写山桂之美丽动人,后两联则转入内心世界,揭示这美景对于“幽独客”的特殊意义——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是精神慰藉。在被贬的孤寂岁月里,自然之美成为诗人对抗孤独、保持内心宁静的力量源泉。他“赖此当朱弦”,将自然之景升华为心灵的音乐,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在逆境中寄情山水、坚守节操的文化传统。此诗语言虽简,但意蕴丰富,是理解李德裕晚年心境与唐代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作品。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以“吾爱”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桂树及其繁花的由衷喜爱。颔联运用精妙的比喻,“碎锦”写花瓣飘飞之美,“乱非烟”写花影在日光下的清晰灵动,避免了朦胧虚幻之感,凸显生机。颈联从视觉转入嗅觉与意境,“影入”与“香凝”对仗工整,将花影与花香融入春潭、月榭的静谧夜景,营造出清幽高雅的氛围。尾联笔锋一转,由景及情,点出“幽独客”在孤寂中以美景为伴,借琴抒怀,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虽处贬谪之境,仍保持高洁情操、寄情山水的精神追求。全诗情景交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体现了李德裕诗歌的高雅格调。
展开
创作背景
李德裕是唐代中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官至宰相,后因党争被贬至崖州(今海南),晚年长期流寓南方。《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是其被贬期间追忆洛阳平泉别业(别墅园林)所作的组诗。平泉别业是李德裕精心营造的园林,其中多植奇花异木。此诗借描绘山中桂树繁花盛开之景,抒发对往昔闲适生活的怀念,以及被贬后孤寂幽独的心境,是其在逆境中寄托情怀、保持高洁志趣的体现。
展开
作者信息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古诗数量:
208
名句数量:
679
作者其他古诗
1
南梁行
1万阅读
2
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
1万阅读
3
忆平泉杂咏。忆药栏
1万阅读
4
清冷池怀古
1万阅读
5
登崖州城作
1万阅读
6
雨后净望河西连山怆然成咏
1万阅读
7
述梦诗四十韵
1万阅读
8
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
1万阅读
9
题罗浮石
1万阅读
10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诗赠之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