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肃《大唐新语》:(希夷)尝为《白头翁》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头同所归’何异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
明代李攀龙《唐诗直解》:《代悲白头翁》本非其佳处,而俗人专取之。五、六尤卑。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唯“长叹息”三字顺出一篇。幻生一白头翁闯入不觉,局阵岂浅人所测邪?一直中露本色风光,即此是七言渊系。后来排撰虚实,横立情景,如游子以他乡为丘壑,忘其本矣。
清代毛先舒《诗辩坻》:一意纡回,波折入妙,佳在更从老说至少年虚写一段。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伊昔”老翁,即少年前车,追叙冶游,可悲处正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