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黄昏和清晨的天气变换,山水间满是清新的光辉。清新的光辉使人欢娱,游子悠然忘了把家归。走出山谷时太阳还早,进入舟中夕阳已渐微。山林沟壑收敛了暮色,云霞中收起了傍晚的霏霏。菱叶荷花交相辉映,菖蒲稗草互相依偎。拨开草木向南山小路前行,怀着愉悦的心情闭门休息。思虑淡泊外物自然看轻,心意惬意就与天理不违。寄语那些注意养生的人,不妨试用这种方法来推求。
此诗是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所作。他在任期间,不理政务,肆意遨游山水,以排遣政治上的失意。这首诗写他从石壁精舍返回永嘉郡城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山水景色,抒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是谢灵运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开篇“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总领全篇,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描绘了山水在晨昏之际的不同景色,给人以清新、自然的美感。“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之情,以及陶醉其中、乐而忘返的心境。
中间部分描写了诗人从山谷出来到进入舟中的过程,以及沿途所见的山林、云霞、芰荷、蒲稗等景色,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通过“敛”和“收”两个动词,将山林和云霞拟人化,使景色更加生动形象。
结尾部分,诗人由景入情,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思想。最后,诗人寄语“摄生客”,希望他们也能从山水之中领悟到养生之道。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描绘了美丽的山水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谢灵运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1. 谢灵运是中国南朝宋时期的诗人,他开创了山水诗派,对后世山水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3. 诗中运用了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如“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这首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从诗歌的结构来看,它采用了先景后情的写法。前面部分主要描写了山水景色,通过对不同时段和不同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后面部分则由景入情,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其次,从诗歌的意境来看,它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细致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最后,从诗歌的思想内涵来看,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只要思虑淡泊,不被外物所迷惑,就能顺应自然,达到心灵的宁静和满足。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