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自拨湘弦按紫檀,曲向谁弹?泪向谁弹?蜀茶花底小红阑。
去为谁难?住为谁难?不施梅额堕双鬟。
春也阑珊,人也阑珊。
相思空觅驻颜丹。
伊也摧残,侬也摧残。
自己拨弄着湘妃竹做的琴弦,按在紫檀木的琴身上,这曲子该弹给谁听呢?泪水又该流给谁看呢?在蜀茶盛开的花底,有一座小小的红色栏杆。离去为了谁而艰难?留下又为了谁而艰难?不梳妆打扮,任双鬟垂落。春天快要过去了,人也显得憔悴。相思徒劳地寻觅能驻颜的丹药。她也在痛苦中憔悴,我也在痛苦中憔悴。
顾贞观生活在清朝,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但文化领域有着独特的发展。他的词作多情感真挚,这首《一翦梅》可能是他在经历一段爱情波折时所作。或许是与恋人分离,或许是爱情遇到了阻碍,使得他借词抒发内心的痛苦与相思之情。在古代,文人常以诗词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顾贞观也不例外,通过细腻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
这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开篇“自拨湘弦按紫檀,曲向谁弹?泪向谁弹?”以弹琴起笔,通过连续的反问,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蜀茶花底小红阑”描绘了一幅美丽却又孤寂的画面,为整首词奠定了哀伤的基调。“去为谁难?住为谁难?”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内心的纠结和无奈,不知道是该离去还是留下。“不施梅额堕双鬟”则从外貌描写,表现出主人公因相思而无心梳妆的状态。“春也阑珊,人也阑珊”将春天的衰败与人的憔悴相呼应,情景交融,更增添了几分凄凉。“相思空觅驻颜丹”一句,将相思之情推向了高潮,相思成疾,却只能徒劳地寻觅驻颜之法。最后“伊也摧残,侬也摧残”点明了两人都在相思中饱受折磨,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动人。
1. 顾贞观是清朝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以情真意切著称,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
2. 词是一种诗歌形式,有固定的词牌名,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一翦梅》,它有特定的格律和韵律要求。
3. 诗词中常运用象征手法,如“湘弦”象征哀伤,“春阑珊”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4. 古诗词中常用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
这首《一翦梅》是顾贞观的经典之作,整首词围绕着相思之情展开。从弹琴的孤独,到对去留的纠结,再到对容颜老去的担忧,最后到两人都在相思中憔悴,层层递进,将主人公的情感描绘得十分细腻。在学习这首词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理解词中的意象,如“湘弦”“蜀茶花”等,这些意象都为情感的表达起到了烘托作用。其次,体会词人的修辞手法,反问句的运用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最后,感受整首词所营造的意境,通过对春天衰败和人物憔悴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能看到主人公在相思中的痛苦模样。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