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张仲素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夜闻洛滨吹笙》
分享数:139
朝代: 唐朝 | 作者:张仲素 | 类型:写风|写云|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闻。

逶迤绕清洛,断续下仙云。

泄泄飘难定,啾啾曲未分。

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

凤管听何远,鸾声若在群。

暗空思羽盖,馀气自氛氲。

拼音
wén luò bīn chuī shēng
[ [ táng cháo ] ] zhāng zhòng
wáng qiān nián hòu , , shēng yīn wén       
wēi rào qīng luò , , duàn xià xiān yún       
xiè xiè piāo nán dìng , , jiū jiū wèi fèn       
sōng fēng zhù yōu , , yuè dòng qīng wén       
fèng guǎn tīng yuǎn , , luán shēng ruò zài qún       
àn kōng gài , , fēn yūn
夜闻洛滨吹笙注音
  • wén
    luò
    bīn
    chuī
    shēng
  • [
    [
    táng
    cháo
    ]
    ]
    zhāng
    zhòng
  • wáng
    qiān
    nián
    hòu
    ,
    ,
    shēng
    yīn
    wén
  • wēi
    rào
    qīng
    luò
    ,
    ,
    duàn
    xià
    xiān
    yún
  • xiè
    xiè
    piāo
    nán
    dìng
    ,
    ,
    jiū
    jiū
    wèi
    fèn
  • sōng
    fēng
    zhù
    yōu
    ,
    ,
    yuè
    dòng
    qīng
    wén
  • fèng
    guǎn
    tīng
    yuǎn
    ,
    ,
    luán
    shēng
    ruò
    zài
    qún
  • àn
    kōng
    gài
    ,
    ,
    fēn
    yūn
夜闻洛滨吹笙古诗译文

王子乔仙去千年之后,在这五更时分听到了悠扬的笙音。那笙音曲折婉转,绕着清澈的洛水回荡;时断时续,好似从仙云中飘落下来。声音缓缓飘散难以安定,那啾啾的曲调也难以分辨清楚。松间的风声助力这清幽的旋律,水波与月光也随之闪动着细碎的光影。凤管般的笙声听起来那么悠远,好似鸾鸟的鸣声就在身边的群鸟之中。在这暗夜里不禁思念起仙人的羽盖,笙音的余韵依然弥漫在空气中。

夜闻洛滨吹笙古诗注解
  • 王子:指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五夜:即五更,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五鼓或五夜。
  •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 泄泄:缓慢飘散的样子。
  • 啾啾:象声词,形容鸟叫、虫鸣等声音。
  • 凤管:笙的美称。
  • 鸾声:鸾鸟的鸣声,常用来比喻笙声美妙。
  • 羽盖:以羽毛为饰的车盖,多为仙人所乘之车的装饰,这里代指仙人。
  • 氛氲:形容香气、烟气等浓郁弥漫的样子,这里指笙音的余韵。
夜闻洛滨吹笙创作背景

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不过张仲素生活在唐朝,当时社会文化繁荣,文人雅士之间的音乐交流活动较为频繁。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洛水之滨夜闻笙音后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洛水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常常与神话传说、文人雅事相关联,笙乐又是古代高雅的音乐形式之一,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听到美妙的笙音,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

夜闻洛滨吹笙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夜闻洛滨吹笙为主题,营造出了一种空灵、清幽、神秘的意境。首联点明时间和事件,将现实中的笙音与传说中的王子乔联系起来,增添了神秘色彩。颔联通过“逶迤”“断续”等词,生动地描绘出笙音的曲折婉转和飘忽不定,仿佛笙音有了生命一般,在洛水和仙云之间穿梭。颈联进一步描写笙音的特点,“泄泄飘难定,啾啾曲未分”,表现出笙音的悠扬、细腻且难以捉摸,让人沉醉其中。“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一句,将自然环境与笙音相结合,松风、波月等自然元素为笙音增添了一份清幽和灵动,使画面更加生动。尾联则由笙音引发联想,诗人仿佛看到了仙人的羽盖,感受到了笙音余韵的弥漫,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笙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妙音乐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夜闻洛滨吹笙知识点

1. 王子乔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他喜好吹笙作凤鸣,后得道成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王子乔常被用来象征超凡脱俗、追求自由的精神。

2. 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簧管乐器,历史悠久,音色柔和、悠扬,在古代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中都有广泛应用。

3. 洛水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条自然河流,还与许多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相关,如洛神的传说等。在文学作品中,洛水常常被赋予浪漫、神秘的色彩。

夜闻洛滨吹笙讲解

这首诗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妙的音乐画卷。从内容上看,诗人巧妙地将现实与神话相结合,通过对笙音的细致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悠扬的笙音在夜空中回荡。从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如“凤管听何远,鸾声若在群”,将笙音比作凤管和鸾声,形象地表现出笙音的美妙;“逶迤绕清洛,断续下仙云”,赋予了笙音人的动作,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重点体会诗人如何通过文字来描绘声音,感受诗歌所营造的意境,同时了解古代文化中与神话、音乐、自然相关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