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李涉对其贬官后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一次生动剖白。讲解此诗,需抓住三个层次。首先是环境描写,诗人用“负郭依山”和“万竿竹”快速定位并聚焦于其幽居最核心的景物特征,营造出远离喧嚣、清幽宁静的意境。其次是行为动机,“辛苦移家”是一个不寻常的举动,诗人用“从来爱物多成癖”来解释,这是一种高度的自我认知,他将对竹林的喜爱定义为超越常理的“癖”,恰恰凸显了其情感的深度与纯粹。最后是精神内核,诗人移居不仅为赏景,更是寻得了一处符合其理想人格的精神家园。竹之“翠沉沉”的沉稳姿态,与其经历仕途风波后追求内心平静的状态相契合;竹之挺拔有节,也暗喻着诗人不愿屈从流俗的耿介性情。因此,全诗表面写移居爱竹之癖,深层则是表达其在逆境中寄情自然、坚守高洁品性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