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唐诗人李涉的《寄赵准乞湘川山居》,首先看到诗歌标题,“寄赵准”说明这是写给友人赵准的诗,“乞湘川山居”则直接点出诗人的目的——请求友人帮忙找一处湘川的居所,核心是“求隐居”,这是我们理解全诗的关键。
先看首联“闲说班超有旧居,山横水曲占商於”,“闲说”二字很有意思,像和朋友聊天一样,不刻意,诗人提到班超的旧居,班超是谁呢?他是东汉的名将,投笔从戎,在西域立下大功,后来年老回到家乡,诗人提他,不是要讲班超的功业,而是借“班超有旧居”暗示“功成之后也可以回归田园”,为自己想隐居找个历史参照;下句“山横水曲”描绘了商於(这里代指湘川)的山水,山峦横亘、水流曲折,风景特别美,这是在告诉赵准:我想隐居的地方特别好,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山水的喜欢。
再看颔联“知君不用磻溪石,乞取终年独钓鱼”,这里又有一个典故——“磻溪石”,姜太公当年就在磻溪钓鱼,不是真的钓鱼,是等周文王来请他出山做官,所以“磻溪石”代表“等待当官的机会”。诗人说“知君不用磻溪石”,其实是在说“我知道您和我一样,都不想当官、不求功名”,先拉近和友人的距离,然后直接说“乞取终年独钓鱼”,“乞取”很诚恳,“终年独钓鱼”不是真的天天钓鱼,而是说想一辈子过隐居生活,把自己的请求和心愿说清楚了。
整首诗看似简单,其实藏了两个典故,用得特别自然,既表达了对功名的不在乎,又说了对隐居的渴望,还把请求友人的话说得很委婉、很诚恳。结合当时的背景,中唐时期唐朝走下坡路,官场不好混,很多文人都想隐居,李涉也是这样,所以这首诗其实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不想在官场争了,就想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安静静过日子。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首诗的特点是“用典巧、情感真、画面美”,通过典故表达心志,通过写景烘托向往,通过直白的请求传递心愿,是一首很有味道的隐逸诗,也让我们了解到中唐文人的一种生活选择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