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张又新的《春草池》,这首诗的编号是10120,篇幅虽短,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
首先看题目“春草池”,从题目就能知道,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春草池时所作,属于写景抒情诗。接下来逐句理解:第一句“谢公梦草一差微”,这里的“谢公”是东晋大诗人谢灵运,他有个“梦草得诗”的故事,诗人提到这个典故,不是单纯说典故,而是借它感慨自己的情况——就像谢灵运有灵感写好诗一样,自己或许也有才华,但现在却没能充分发挥,“差微”就是这种遗憾的体现。
第二句“谪宦当时道不机”,“谪宦”是被贬的官员,诗人可能在说自己或身边人,“道不机”就是在仕途上没把握住机会、不懂应变,所以才会被贬,这一句直接说出了仕途失意的感慨,让我们看到诗人的沉郁心情。
不过后面两句就不一样了,“且谓飞霞游赏地,池塘烟柳亦依依”,“且谓”是“暂且把它当作”的意思,诗人从失意中走出来,看向眼前的春草池:这里能看到飞霞,是个适合游玩欣赏的地方,池塘边的柳树还在轻柔地摇曳。“依依”这个词用得特别好,既写出了柳树的样子,又像在说柳树对池塘的依恋,其实也是诗人在安慰自己——就算被贬,眼前的美景也值得珍惜,心情就从沉郁变得平和了。
从这首诗里,我们能学到很多:比如谢灵运的典故,知道古人怎么用典故表达想法;还能了解唐代文人被贬时的心情,他们不是一味难过,还会借景宽慰自己;另外,五言绝句虽然短,但每一句都有作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能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美。大家以后读古诗,也可以像这样逐句分析,看看诗人用了什么典故、写了什么景、表达了什么情,就能更好地理解古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