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隋宫
隋宫
鲍溶 〔唐朝〕
御街多行客,行客悲春风。
楚老几代人,种田炀帝宫。
零落池台势,高低禾黍中。
写风
写人
古诗译文
皇宫前的街道上有很多行人,行人在春风中感到悲伤。楚地的老人已经几代人了,在隋炀帝的宫殿遗址上种田。池台已经零落衰败,高低不平地长满了禾黍。
展开
知识点
鲍溶是唐朝诗人,字德源,以乐府诗见长;隋宫指隋炀帝修建的宫殿,如江都宫,象征隋朝的奢侈与灭亡;诗歌主题常见于怀古诗,借古讽今,反映兴衰之感;艺术手法包括借景抒情和对比;历史背景涉及隋唐更迭,唐朝诗人常借隋朝教训警示当世。
展开
古诗注解
御街
: 指皇宫前的街道,象征昔日的繁华。
行客
: 行人,可能指游人或当地居民。
悲春风
: 在春风中感到悲伤,暗示对时局或历史的怀旧与哀叹。
楚老
: 楚地的老人,代指当地世代居住的百姓。
炀帝宫
: 隋炀帝的宫殿,指隋朝奢侈建筑的遗址。
零落
: 衰败、凋零,形容宫殿遗迹的破败景象。
池台
: 池塘和台阁,代表宫殿的园林景观。
禾黍
: 禾苗和黍子,指农作物,象征荒废之地变为农田。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通过描写隋宫的荒废,深刻反映了历史变迁和朝代兴衰。首句“御街多行客”以行人悲伤春风起兴,暗示繁华不再;中间“楚老几代人”指出当地百姓世代更替,在宫殿遗址上劳作,凸显时间流逝;末句“零落池台势”以禾黍生长象征自然 reclaim 人工建筑,表达物是人非的哀思。整体上,诗歌不仅是对隋朝灭亡的悼念,也是对唐朝盛世的隐忧,展现了鲍溶作为诗人的历史洞察力和艺术感染力。讲解中,可联系隋炀帝的历史故事和唐朝的社会背景,帮助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展开
古诗赏析
诗歌以隋宫遗址为背景,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了昔日繁华的御街如今行人悲伤、宫殿变为农田的荒凉景象。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隋炀帝的奢侈与当下的衰败相对照,突出历史无情和兴衰无常的主题。情感上,充满了怀古伤今的悲哀,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鲍溶乐府诗的风格,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鲍溶所作,创作于唐朝中期。当时,唐朝虽处盛世,但诗人常借古讽今,通过描写前朝隋宫的荒凉,反思历史兴衰。鲍溶可能游历隋宫遗址(如扬州等地),目睹隋炀帝奢侈建筑的废墟,感怀朝代更迭、物是人非,从而写下此诗,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展开
作者信息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古诗数量:
187
名句数量:
667
作者其他古诗
1
越女词
1万阅读
2
霓裳羽衣歌
1万阅读
3
寄归
1万阅读
4
禅定寺经院
1万阅读
5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1万阅读
6
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花之作
1万阅读
7
辞辇行
1万阅读
8
秋夜对月怀李正封
1万阅读
9
淮南卧病闻李相夷简移军山阳以靖东寇感激之下因抒长句
1万阅读
10
秋晚铜山道中宿隐者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