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禅僧院
题禅僧院
施肩吾 〔唐朝〕
栖禅枝畔数花新,飞作琉璃池上尘。
谷鸟自啼猿自叫,不能愁得定中人。
写花
写鸟
写人
古诗译文
在禅僧院旁的树枝上,几朵新花绽放,飘落成为琉璃般池水上的尘埃。山谷中的鸟儿自然啼鸣,猿猴自然叫唤,却无法扰乱禅定中人的心境。
展开
知识点
禅宗思想:起源于佛教,强调内心觉悟、无执无我,追求超脱世俗。
唐诗中的禅意诗:唐朝许多诗人如王维、孟浩然和施肩吾等,常将自然景物与禅理结合,创作出宁静深远的诗歌。
施肩吾:唐朝诗人,作品多涉及道教和禅宗主题,反映其追求隐逸与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歌修辞:诗中运用比喻(如琉璃池)和对比(如鸟啼与定中人),增强表现力。
展开
古诗注解
栖禅
: 指禅修或栖息于禅意中,形容禅僧的修行环境。
数花新
: 几朵新开放的花朵,象征新生与短暂。
琉璃池
: 比喻池水清澈透明,如同琉璃一般,代表纯净的禅境。
谷鸟
: 山谷中的鸟儿,自然界的声响元素。
猿自叫
: 猿猴自然地叫唤,强调外界喧嚣。
定中人
: 指处于禅定状态中的僧人,象征内心宁静与超脱。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整体围绕禅僧院的宁静与超脱展开。首句“栖禅枝畔数花新”描绘禅修环境中的新生花朵,象征生命短暂与无常;次句“飞作琉璃池上尘”以花落为尘,比喻万物归寂,契合禅宗空观。后两句“谷鸟自啼猿自叫,不能愁得定中人”通过鸟啼猿叫的喧嚣反衬禅定者的内心平静,强调禅修能抵御外界干扰。诗作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体现了施肩吾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鼓励读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觉悟。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禅僧院的自然景物,如新花、池尘、鸟啼和猿叫,通过动静对比,突出禅定中人的内心平静。前两句写景,展现花开花落的无常;后两句抒情,强调外界喧嚣无法干扰禅修者的定力。整体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超脱物外的思想,是唐诗中禅意诗的典范,富有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由唐朝诗人施肩吾所作,他生活于中晚唐时期,擅长山水田园和禅意诗歌。创作背景可能源于诗人访问禅僧院时的亲身经历,有感于禅修的宁静与超然,结合自然景象,表达对禅宗思想的向往和赞美,反映了唐代佛教禅宗的流行与文人追求心灵解脱的风气。
展开
作者信息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古诗数量:
197
名句数量:
748
作者其他古诗
1
瀑布
1.2万阅读
2
幼女词
1.1万阅读
3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1.1万阅读
4
秋山吟
1万阅读
5
折柳枝
1万阅读
6
观美人
1万阅读
7
效古词
1万阅读
8
冬日观早朝
1万阅读
9
古相思
1万阅读
10
上礼部侍郎陈情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