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上饶亭
题上饶亭
张祜 〔唐朝〕
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夜月水南寺,秋风城外砧。
早霜红叶静,新雨碧潭深。
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
写雨
写风
写水
古诗译文
在溪边的亭子里拂动琴弦,急促地调弦坐着敞开衣襟。夜月照耀着水南的寺庙,秋风中传来城外的捣衣声。晨霜中红叶静静地飘落,新雨后碧绿的潭水更深。只有壶中的美酒,忧愁来时暂且自斟自饮。
展开
知识点
1. 作者:张祜,唐朝中晚期诗人,以山水诗和宫词著称。2. 朝代:唐朝(公元618年-907年)。3. 诗歌类型:山水田园诗,表达个人情感。4.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琴、月、风、霜、叶、雨、潭、酒等常见意象,增强诗歌的意境。5. 修辞手法:对仗工整,如“夜月”对“秋风”,“水南寺”对“城外砧”。
展开
古诗注解
溪亭
: 溪边的亭子。
拂一琴
: 弹奏琴弦。
促轸
: 急促地调整琴轸(调弦)。
披衿
: 敞开衣襟,表示闲适或放纵。
水南寺
: 可能指位于水边的寺庙。
城外砧
: 城外的捣衣石,捣衣声常象征秋思和离别。
早霜
: 早晨的霜。
红叶
: 秋天的红叶。
新雨
: 刚下的雨。
碧潭
: 碧绿的深潭。
壶中物
: 指酒。
自斟
: 自己斟酒喝。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题上饶亭”为题,通过描绘溪亭弹琴、秋夜景色和自斟饮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求宁静却又无法摆脱忧愁的复杂情感。首联写弹琴的动作,暗示内心的不安;颔联和颈联写外界环境,以动衬静,突出秋夜的寂寥;尾联点明主题,以酒消愁,反映了唐代文人的典型生活方式。整体上,诗歌融合了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张祜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
古诗赏析
《题上饶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宁静景色,通过“夜月”、“秋风”、“早霜”、“新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前两联写弹琴和外界声响,表现作者的闲适与孤寂;后两联写自然景色的静美,以“红叶静”、“碧潭深”暗示内心的深沉。尾联直抒胸臆,以酒解忧,体现了唐代诗人常见的借景抒情手法。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张祜诗歌的清新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张祜所作,可能创作于他游历上饶亭时。张祜一生仕途不顺,常以诗歌表达闲适、隐逸或忧郁之情。诗中描绘了秋夜景色,结合琴声、月色和秋风,反映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求慰藉、借酒消愁的心境。
展开
作者信息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古诗数量:
395
名句数量:
1441
作者其他古诗
1
题金陵渡
1.2万阅读
2
赠窦家小儿
1.1万阅读
3
宫词
1.1万阅读
4
听筝
1.1万阅读
5
题金陵渡
1.1万阅读
6
纵游淮南
1.1万阅读
7
旅次石头岸
1.1万阅读
8
集灵台
1万阅读
9
塞上闻笛
1万阅读
10
集灵台二首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