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善权寺
题善权寺
张祜 〔唐朝〕
碧峰南一寺,最胜是仙源。
峻坂依岩壁,清泉泄洞门。
金函崇宝藏,玉树閟灵根。
寄谢香花叟,高踪不可援。
写花
古诗译文
在碧绿的山峰南边有一座寺庙,最美的景色是仙人的源头。陡峭的山坡依靠着岩壁,清澈的泉水从洞门流出。金盒中珍藏着宝藏,玉树隐藏着灵根。寄言谢绝香花老人,高远的踪迹无法追寻。
展开
知识点
山水诗特点:注重自然景观描写;佛教文化影响:诗中的“金函”、“玉树”与佛教宝藏和灵性相关;对仗工整:如“峻坂依岩壁”对“清泉泄洞门”;意象运用:通过具体物象表达抽象情感;唐代诗歌风格: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展开
古诗注解
碧峰
: 青翠的山峰,指自然景色。
仙源
: 仙人的源头,比喻幽静美好的境地。
峻坂
: 陡峭的山坡。
清泉
: 清澈的泉水,象征纯净。
金函
: 金制的盒子,喻指珍贵的宝藏。
玉树
: 玉制的树,代表灵性和神秘。
閟灵根
: 隐藏的灵根,暗示深奥的禅意。
香花叟
: 可能指修行者或隐士。
高踪
: 高远的行踪,指难以企及的境界。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整体围绕善权寺的景色展开,前四句写实描绘寺庙周边的自然环境,后四句转入虚写,借用佛教意象表达对灵性和高远境界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实景与虚境,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主题上融合了山水之美与宗教哲理,语言精炼,值得细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善权寺的秀丽景色,通过“碧峰”、“清泉”等意象展现自然之美,同时“金函”、“玉树”等词融入佛教元素,营造出神秘幽深的意境。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和无法企及的感慨,整体风格清新脱俗,体现了张祜山水诗的典型特色,富有禅意和哲理思考。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由唐朝诗人张祜所作,张祜生活在唐朝中晚期,以山水诗和宫词著称。善权寺位于江苏宜兴,是一处佛教胜地,张祜可能在游览时被其自然美景和宗教氛围所感,创作此诗表达对幽静仙境和出世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禅意和自然的热爱。
展开
作者信息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古诗数量:
395
名句数量:
1441
作者其他古诗
1
题金陵渡
1.2万阅读
2
赠窦家小儿
1.1万阅读
3
宫词
1.1万阅读
4
听筝
1.1万阅读
5
题金陵渡
1.1万阅读
6
纵游淮南
1.1万阅读
7
旅次石头岸
1.1万阅读
8
集灵台
1万阅读
9
塞上闻笛
1万阅读
10
集灵台二首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