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汴上送客
汴上送客
张祜 〔唐朝〕
河流西下雁南飞,楚客相逢泪湿衣。
张翰思归何太切,扁舟不住又东归。
思归
古诗译文
河水向西流去,大雁向南飞翔,我这漂泊的楚地游子与友人相逢,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打湿了衣裳。张翰思乡归隐的心情如此急切,可刚驾起小船却又不停地向东归去。
展开
知识点
1. 张祜,字承吉,唐代诗人,以宫词、山水诗见长,有“海内名士”之誉。
2. “莼鲈之思”典出《晋书·张翰传》,后成为思乡的经典意象。
3. 唐代汴水是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重要运河,沿岸城市如汴州(今开封)为繁华之地,也是文人送别常地。
4. 古诗中“雁南飞”常象征秋天、离别与思乡,如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5. 本诗为七言绝句,押平声微韵(飞、衣、归),音韵和谐。
展开
古诗注解
汴上
:指汴水之滨,唐代重要的交通要道,常为送别之地。
河流西下
:汴水自西南流向东北,此处“西下”可能为诗意表达或指局部流向,亦有版本作“流”,此处理解为河水远去之景。
雁南飞
:秋季大雁南迁,象征离别与思乡。
楚客
:泛指南方游子,诗人自指或泛指漂泊之人。
张翰思归
:引用西晋张翰典故。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思念家乡吴中的菰菜莼羹鲈鱼脍,遂辞官归乡。后常用“莼鲈之思”表达思乡之情。
扁舟不住又东归
:小船不停,再次向东归去。暗含归乡心切,亦或反衬诗人自身欲归不得的惆怅。
展开
讲解
这首《汴上送客》表面是送别友人,实则重在抒发诗人自身的羁旅之愁与思乡之痛。前两句写景抒情,通过“河流西下”与“雁南飞”的自然景象,烘托出离别的伤感氛围,“泪湿衣”三字极具画面感,凸显情感之深。后两句转入用典,借用张翰因思乡而辞官归隐的典故,既表达了对自由归隐生活的向往,又暗含了自己无法如张翰般洒脱离去的无奈。一个“又”字耐人寻味,既写友人不断东归,也似写诗人内心反复挣扎的归思。全诗短小精悍,情感层层递进,是唐代送别诗中融情入景、借典抒怀的佳作。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以景起兴,情寓景中。首句“河流西下雁南飞”描绘出一幅萧瑟的秋日江景图,河水与飞雁的流动方向暗示着离别的不可逆转,营造出凄凉氛围。次句“楚客相逢泪湿衣”直抒胸臆,写漂泊之人偶遇友人,非喜极而泣,而是同病相怜,悲从中来,情感真挚动人。后两句用典巧妙,以张翰思归的典故反衬自身处境——张翰尚能“东归”故里,而诗人却可能困于仕途或生计,欲归不得,只能目送友人离去,内心充满矛盾与无奈。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送别场景抒发了普遍的游子思乡之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具体年份不详。张祜一生漂泊,虽有才名却仕途失意,长期游历于江南、淮南等地。本诗题为《汴上送客》,应是诗人在汴水之畔送别友人时所作。当时正值秋季,雁阵南飞,河水东去,触景生情,诗人联想到自身漂泊的命运与对故乡的思念,借送别之机抒发了深切的羁旅愁思与归隐之愿。
展开
作者信息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古诗数量:
395
名句数量:
1441
作者其他古诗
1
题金陵渡
1.2万阅读
2
赠窦家小儿
1.1万阅读
3
宫词
1.1万阅读
4
听筝
1.1万阅读
5
题金陵渡
1.1万阅读
6
纵游淮南
1.1万阅读
7
旅次石头岸
1.1万阅读
8
集灵台
1万阅读
9
塞上闻笛
1万阅读
10
集灵台二首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