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南坡积雪消融,大雁向北飞去,草根萌发的春意比阳光更显生机。曲江整日无人到访,我独自绕着寒池徘徊,又独自归去。
1. 曲江文化:唐代皇家园林与文人雅集胜地2. 雁意象:在唐诗中常象征时节变迁或羁旅情怀3. 裴夷直诗风:属中唐清丽派,善写景抒情4. 诗眼:"胜"字突出草根生命力超越自然光照
本诗艺术特色体现在:1. 空间转换:由远及近(南坡雁飞→草根→曲江池)2. 感官调动:视觉(雁飞)、触觉(寒池)、心理感受(独)3. 双重孤独:环境无人与行为独处的叠加4. 历史语境:安史之乱后曲江的衰败与诗人际遇的映射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三个画面:首句写雪融雁归的动景,次句以"草根春意"的微观特写展现生命张力,后两句通过"无人""独绕"的重复强调,营造出孤寂的意境。诗人善用对比:"雪尽"与"春意"、"春晖"与"寒池",在时空交错中展现深冬将尽的特殊美感。
此诗作于裴夷直晚年闲居长安时。诗人通过描写冬春之交曲江的静谧景象,以"雁北飞""草根春意"暗喻自己对政治生涯的感慨,"独绕""独归"则体现了其孤高清远的晚年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