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久已没,行客自兴哀。
功业山长在,繁华水不回。
乱藤侵废井,荒菊上丛台。
借问此中事,几家歌舞来。
将军早已不在人世,路过的人不禁心生哀愁。 功业如山依然矗立,繁华似水一去不回。 杂乱的藤蔓侵入废弃的井台,荒芜的菊花爬上昔日的高台。 若问此地昔日的盛况,如今还有几家在此歌舞狂欢?
本诗是许浑"伤往事"主题的代表作。教学时可分三层:首联点题,颔联深化,颈联具象化,尾联升华。建议对比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吴宫花草"意象,分析不同诗人对历史变迁的表达差异。重点解析"乱""荒"二字在诗眼中的情感投射,可结合杜甫"城春草木深"理解战争对文明的侵蚀。
全诗通过"废井""荒菊"等意象构建时空对话,首联"久已没"与"自兴哀"形成历史纵深。颔联"山长在"与"水不回"构成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辨。尾联"几家歌舞"既延续杜牧《阿房宫赋》的批判传统,又暗含"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庄子观。
作于晚唐会昌年间(841-846),许浑任监察御史期间。当时藩镇割据加剧,诗人目睹前朝贵族旧宅荒废,结合自身宦海沉浮之感,借古讽今创作此诗。与《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等作品形成创作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