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换时节,旧山琪树阴。
犹乖清汉志,空负白云心。
广陌埃尘远,重门管吹深。
劳歌极西望,芸省有知音。
纷扰间时节更替,故山的玉树已郁郁葱荫。 我仍违背了归隐的志向,徒然辜负了白云般高洁的心。 繁华街巷的尘埃渐远,深院重门中管乐声沉沉。 我放声悲歌向西遥望,芸阁中定有懂我的知音。
1. 校书郎:唐代九品文官,负责典籍校勘 2. 芸香辟蠹:古代用芸草防书籍虫蛀的习俗 3. 汉志:典出《汉书·艺文志》,后泛指学术志向 4. 许浑诗风:以"字字清新句句奇"著称,多写怀古咏史
此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时空转换巧妙,从眼前时节更替到故山回忆,再回归现实场景;二是意象系统精密,"琪树-白云"与"埃尘-管吹"形成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对抗;三是情感表达含蓄,通过"犹乖""空负"等虚词传递复杂心绪。理解时需注意唐代校书郎的清要身份,以及"芸省"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全诗以"扰扰"开篇奠定惆怅基调,通过"琪树""白云"等高洁意象与"埃尘""管吹"的世俗场景对比,凸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尾联"芸省有知音"既表达对友人的信任,又暗含对仕途知音难觅的感慨。许浑善用典故而自然,对仗工稳中见深沉,体现了晚唐诗风的精微特质。
此诗作于许浑任职长安期间。当时诗人身处官场却向往隐逸,借寄诗给秘书省友人袁校书,抒发仕隐矛盾的心境,反映中唐士人普遍的精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