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葬不可问,茫茫西陇头。
水云青草湿,山月白杨愁。
琴信有时罢,剑伤无处留。
淮南旧烟月,孤棹更逢秋。
旅途中逝去的友人已无法询问,只见茫茫西陇山头。 水雾与青草沾湿了哀思,山月映照白杨更添愁绪。 琴声与书信终有停歇之时,剑伤的痛楚却无处安放。 淮南旧日的烟月依旧,而我独乘小舟,又逢萧瑟秋凉。
此诗需重点关注: 1. 意象组合:通过"陇头/水云/白杨"等意象构建荒寂空间 2. 情感递进:从客观描写(首联)到主观投射(颔联),最终升华至生命哲思(颈联) 3. 时空对照:现时孤棹秋景与昔日淮南烟月的对比强化悲剧感 建议结合许浑其他羁旅诗(如《谢亭送别》)比较其意象运用特点。
全诗以"旅葬"开篇奠定悲怆基调,通过"水云""山月"等意象层层渲染哀愁。颔联对仗工整,以"湿""愁"二字将景物情感化;颈联转折,用琴剑对比凸显生命脆弱;尾联"孤棹逢秋"既呼应首联的苍茫,又以景结情。许浑善用冷寂意象,此诗典型体现其"沉郁苍凉"的诗风。
此诗为唐代诗人许浑悼念亡友冯秀才所作。冯秀才可能因羁旅途中去世,葬于异乡。许浑途经故地,触景生情,借自然景物抒发生死相隔之痛,同时融入自身漂泊的孤寂感,典型反映唐代文人羁旅怀人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