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红叶尽,旅思复凄伤。
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
道存空倚命,身贱未归乡。
南望空垂泪,天边雁一行。
江城的红叶已凋零殆尽,羁旅的愁思更添凄凉。 独梦故乡却远隔千山,秋夜孤眠倍觉漫长。 空怀理想却命运多舛,身世卑微难归故邦。 向南遥望空自落泪,唯见天边一行雁行。
1. 许浑字用晦,晚唐诗人,因居丁卯桥自称"许丁卯" 2. 诗中"秋夜长"化用《古诗十九首》"愁多知夜长"典故 3. "雁一行"属反衬手法,与《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异曲同工 4. 唐代寄怀诗常以"寄弟""示儿"为题,如王维《山中寄诸弟》
此诗情感表达极具层次:首联点明时令与心境,颔联具象化孤独体验,颈联转向人生际遇的思考,尾联以景结情。艺术上,诗人选用"红叶""秋夜""雁行"等典型意象,通过视觉(红叶)、触觉(夜长)、空间(天边)的多维度描写,构建出立体化的愁绪空间。尾句"雁一行"尤见匠心,既符合季节特征,又暗含"鸿雁传书"的期待与"人不如雁"的慨叹,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全诗以"凄伤"为基调,通过"红叶尽""秋夜长"等意象营造萧瑟氛围。颔联"孤梦""独眠"的叠加使用,强化了游子孤独;颈联"道存""身贱"的对比,凸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尾联以雁阵南飞的动态画面收束,将情感推向高潮。许浑善以精炼语言构筑意境,此诗对仗工稳而情感深沉,体现其"丁卯体"含蓄哀婉的风格特征。
此诗作于许浑宦游漂泊时期。晚唐社会动荡,诗人怀才不遇,长期辗转各地担任幕僚。秋日见红叶凋零、雁阵南飞,触发了对故乡幼弟的思念,遂以诗寄怀,抒发羁旅之愁与身世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