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春日思旧游寄南徐从事刘三复
春日思旧游寄南徐从事刘三复
许浑 〔唐朝〕
风暖曲江花半开,忽思京口共衔杯。
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
怀玉尚悲迷楚塞,捧金犹羡乐燕台。
蓟门高处极归思,陇雁北飞双燕回。
写雪
写风
写花
写山
写水
写云
古诗译文
春风吹拂,曲江畔的花儿半开半放,忽然想起曾与你在京口一同举杯共饮的情景。
湘潭的云雾散尽,暮色中青山显现;巴蜀的积雪融化,春水潺潺涌来。
我心怀美玉却仍悲叹迷失在楚地的关塞,你手捧金印仍羡慕那燕台上的乐游之人。
站在蓟门高处极目北望,思归之情难抑,只见陇地的大雁北飞,双燕也已南归。
展开
知识点
1. 许浑:字用晦,晚唐著名诗人,以律诗见长,尤工七律,有“许浑千首湿”之说,多写山水田园与羁旅愁思。
2. 律诗结构:本诗为七言律诗,符合起承转合结构,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3. 用典手法:“怀玉”“燕台”均为典故,增强诗歌内涵与表现力。
4. 意象运用:诗中“曲江”“京口”“雁”“燕”等意象承载着地理、情感与文化多重意义。
5. 寄赠诗:唐代文人常以诗歌寄赠友人,表达思念、劝勉或共勉之情,是常见诗歌类型。
6. 春日怀旧主题:借春景触发对往事与故人的追忆,是古典诗歌常见主题。
展开
古诗注解
曲江
:唐代长安著名游览胜地,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南,为曲江池,是文人雅集之地。
京口
:今江苏镇江,位于长江南岸,唐代为江南重镇,交通要冲。
衔杯
:饮酒,指昔日与友人共饮的欢乐时光。
湘潭
:泛指湖南湘江流域地区。
巴蜀
:今四川、重庆一带,古代为蜀国与巴国所在地。
怀玉
:典出《楚辞·九章·怀沙》,比喻怀才不遇。
捧金
:指身居高位、受朝廷重用之人。
乐燕台
:燕台即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用以招揽贤才,后借指礼贤下士之处或仕途得意。
蓟门
:泛指北方边塞之地,此处或指幽州一带,象征边远或思归起点。
陇雁
:从陇西飞来的大雁,雁为候鸟,常象征书信或思乡。
双燕回
:燕子春归,反衬诗人漂泊未归,亦含物归而人未归之叹。
展开
讲解
这首《春日思旧游寄南徐从事刘三复》是许浑在春日触景生情,怀念旧友所作。诗人从眼前曲江春景写起,迅速联想到与友人刘三复在镇江共饮的往事,情感真挚自然。接着通过描绘南方湘潭、巴蜀的春日图景,展现广阔空间感,也暗示二人分隔两地。后两联转入内心抒发,既有对自己仕途失意的叹息,也有对友人才德的赞美。结尾以登高望归、候鸟南还作结,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含蓄而深远。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许浑作为晚唐律诗名家的艺术功力,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以诗寄情的交往方式。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为一首寄赠友人的抒情之作,情感真挚,意境开阔。首联由“风暖花半开”的春日景象切入,自然引出对“京口共衔杯”的往昔回忆,情景交融,奠定怀旧基调。颔联以“湘潭云尽”“巴蜀雪消”两个宏阔画面,展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既是实写,也暗喻希望与新生,对仗工整,气象雄浑。颈联转入抒怀,“怀玉尚悲”自叹怀才不遇,“捧金犹羡”则推想友人虽居官位仍向往高洁之志,表达对友人品格的赞许与自身仕途困顿的感慨。尾联登高望远,“蓟门高处”极写思归之深,“陇雁北飞,双燕回”以候鸟归巢反衬自身漂泊,含蓄深沉,余韵悠长。全诗结构严谨,由景入情,由忆旧到抒怀,再至思归,层层递进,体现了许浑工于律诗、善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许浑中晚年时期,具体时间不详。许浑一生仕途辗转,曾任当涂、太平县令,后为监察御史、润州司马等职。本诗题中“南徐”即唐代润州(今江苏镇江),为许浑曾任官之地。“刘三复”为许浑友人,时任南徐从事。诗人可能在长安或他乡春日游曲江时,触景生情,回忆起昔日与刘三复在镇江共游共饮的旧事,感怀身世,思念故友,遂作此诗以寄之。诗中融合南北地理意象,既写眼前春景,又抒羁旅之思与仕途感慨。
展开
作者信息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古诗数量:
503
名句数量:
1934
作者其他古诗
1
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1.1万阅读
2
谢亭送别
1.1万阅读
3
早秋三首
1.1万阅读
4
咸阳城西楼晚眺
1.1万阅读
5
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1.1万阅读
6
塞下曲
1.1万阅读
7
早秋
1万阅读
8
孤雁
1万阅读
9
游维山新兴寺,宿石屏村谢叟家
1万阅读
10
途经秦始皇墓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