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尊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尊
陆龟蒙 〔唐朝〕
黄金即为侈,白石又太拙。
斫得奇树根,中如老蛟穴。
时招山下叟,共酌林间月。
尽醉两忘言,谁能作天舌。
写山
古诗译文
用黄金制作酒尊太过奢侈,用白石制作又显得笨拙。砍来奇特的树根,中间如同老蛟的洞穴。时常邀请山下的老翁,一同在林间月光下对酌。尽情醉倒,彼此忘言,谁还能像天舌般多言呢?
展开
知识点
1. 陆龟蒙:唐朝诗人,字鲁望,号天随子,与皮日休并称“皮陆”,以隐逸诗著称。 2. 奉和:古代诗歌创作方式,指酬和友人的诗作,通常沿用原韵或题材。 3. 酒尊:古代盛酒器皿,常作为诗歌意象,象征饮酒文化。 4. 忘言:典故出自陶渊明《饮酒》诗,表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5. 天舌:可能指能言善辩者,或隐喻天子之言,但诗中用作反语。 6. 树根酒尊:反映古代利用自然物制作器物的生活方式,体现环保、简朴思想。
展开
古诗注解
黄金
: 指用黄金制作的酒器,象征奢侈华贵。
白石
: 指用白石制作的酒器,形容质朴笨拙。
斫
: 砍伐、雕琢的意思。
奇树根
: 奇特的树根,用作酒尊,体现自然之美。
老蛟穴
: 老蛟龙的洞穴,比喻树根中空、奇特的形状。
山下叟
: 山下的老人,代表隐士或朴素之人。
酌
: 饮酒、对酌。
林间月
: 林间的月光,营造幽静、超脱的意境。
尽醉
: 尽情醉酒,表达放纵、忘忧之情。
忘言
: 忘记言语,源自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示心领神会、无需多言。
天舌
: 可能指能言善辩之人或天子的舌头,这里用作反语,强调醉酒后无需言语。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陆龟蒙对皮日休《酒中十咏》的唱和之作,以酒尊为主题。首联批评黄金酒尊过于奢侈、白石酒尊太过笨拙,表明诗人反对浮华、追求自然。颔联描述用奇树根制作酒尊,比喻为老蛟穴,突出其奇特、自然之美。颈联写邀请山下老人共饮林间月,展现隐逸生活的闲适。尾联尽醉忘言,反问“谁能作天舌”,强化了超脱言语、沉醉自然的主题。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幽远,反映了晚唐文人崇尚自然、隐逸的思想,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哲学价值。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黄金、白石的酒尊,推崇用自然树根制作的酒尊,展现了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诗人以奇树根喻老蛟穴,形象生动,营造出幽静、神秘的意境。后联邀请山下老翁共饮林间月,尽醉忘言,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趣。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陆龟蒙诗歌的隐逸风格和艺术魅力。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陆龟蒙奉和好友皮日休(字袭美)的《酒中十咏》系列之作,具体创作于晚唐时期。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往密切,经常以诗唱和,此诗以酒尊为题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奢侈的批判,体现了当时文人隐逸、超脱的思想潮流。
展开
作者信息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古诗数量:
691
名句数量:
2326
作者其他古诗
1
新沙
1.1万阅读
2
白莲
1.1万阅读
3
岛树
1万阅读
4
白莲
1万阅读
5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1万阅读
6
冬柳
1万阅读
7
离骚
1万阅读
8
秘色越器
1万阅读
9
京口
1万阅读
10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