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迎潮送潮辞。迎潮
迎潮送潮辞。迎潮
陆龟蒙 〔唐朝〕
江霜严兮枫叶丹,潮声高兮墟落寒。
鸥巢卑兮渔箔短,远岸没兮光烂烂。
潮之德兮无际,既充其大兮又充其细。
密幽人兮款柴门,寂寞流连兮依稀旧痕。
濡腴泽槁兮潮之恩,不尸其功兮归于混元。
写人
寂寞
古诗译文
江面上寒霜凛冽啊,枫叶红得似火;潮声高昂啊,村落透着寒意。 鸥鸟的巢穴低浅啊,渔箔(捕鱼的竹栅)显得粗短;远处的河岸被淹没啊,水光闪烁灿烂。 潮水的恩德啊广阔无边,既充实了宏大之处啊又充盈了细微之地。 悄悄降临幽居之人啊,轻叩柴门;在寂寞中徘徊流连啊,仿佛留下昔日的痕迹。 滋润肥沃土地、恩泽枯槁万物啊,这是潮水的恩情;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啊,最终回归自然本初。
展开
知识点
1. 作者陆龟蒙:晚唐文学家、农学家,擅长诗文,与皮日休齐名,并称“皮陆”。其作品多反映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象,风格清新峻拔。 兮字的用法:“兮”是文言文中的语气助词,常用于诗歌中,起到舒缓语气、增强节奏感和抒情性的作用,在楚辞中大量使用,后世诗人也常借鉴这种用法。 潮汐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潮汐是常见的意象,文人墨客常借潮汐抒发对自然的感慨、对时光流逝的叹惋等。江南地区因临近江海,潮汐现象更为文人所关注。 古代渔猎工具:诗中的“渔箔”是古代一种重要的捕鱼工具,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的渔业生产状况。 混元思想:“归于混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万物本源的思想,认为天地万物源于混元,并最终回归混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展开
古诗注解
江霜严
:江上的寒霜凛冽。严,严厉,此处指寒冷刺骨。
枫叶丹
:枫叶呈现出红色。丹,红色。
墟落
:村落,村庄。
鸥巢卑
:鸥鸟的巢穴位置很低。卑,低矮。
渔箔
:一种捕鱼的工具,用竹子等编成的栅栏。
光烂烂
:形容水光闪烁、明亮耀眼的样子。
无际
:没有边际,广阔无边。
密幽人
:悄悄来到隐居的人身边。密,悄悄,暗中。幽人,隐居的人。
款柴门
:轻叩柴门。款,叩,敲。
依稀旧痕
:仿佛留下过去的痕迹。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
濡腴泽槁
:滋润肥沃的土地,恩泽枯槁的万物。濡,滋润。腴,肥沃。泽,恩泽,滋润。槁,枯槁,枯萎的草木等。
不尸其功
: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尸,这里是“居”的意思,引申为夸耀。
混元
:指天地万物的本源,自然的本初状态。
展开
讲解
《迎潮》是陆龟蒙《迎潮送潮辞》中的一篇,是一首充满自然之美与哲理思考的诗作。 首先,从内容上看,诗歌先描绘了潮水到来前的环境:江上寒霜、丹红枫叶、村落寒意,营造出深秋的清冷氛围。接着细致刻画了潮水上涨时的景象,鸥巢、渔箔的变化,远岸被淹没的壮阔,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潮水的力量。 然后,诗人由对潮景的描绘转向对潮水“品德”的赞美。他认为潮水的恩德无边无际,无论是宏大之处还是细微之地都能惠及,这其实是诗人借潮水表达对一种普惠、无私的自然精神的推崇。 在表现手法上,诗歌运用了多种技巧。一是情景交融,将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自己的情感、思考融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心境。二是运用“兮”字,使诗歌节奏明快,富有抒情性,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三是拟人化的手法,如“密幽人兮款柴门”,将潮水比作悄然来访的客人,赋予其灵性,让诗歌更具感染力。 从思想内涵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美,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无私、谦逊品格的追求。潮水滋养万物却不居功,最终回归自然本初,这也反映了诗人向往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 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美和意境之妙,还能了解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迎潮》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潮水到来时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开篇“江霜严兮枫叶丹,潮声高兮墟落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入手,勾勒出一幅深秋江潮图。寒霜、丹枫,色彩鲜明;高浪声与村落的寒意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苍茫、清寂的氛围。 接着“鸥巢卑兮渔箔短,远岸没兮光烂烂”,聚焦于近景与远景的变化。鸥巢低矮、渔箔显短,暗示潮水渐涨;远岸被淹没,水光灿烂,展现出潮水势不可挡的力量与壮阔之美。 而后“潮之德兮无际,既充其大兮又充其细”,由景入情,直接抒发对潮之“德”的赞美。潮水的恩德广阔无边,既能充盈宏大之处,又能滋养细微之物,体现了自然的包容与普惠。 “密幽人兮款柴门,寂寞流连兮依稀旧痕”,赋予潮水以人的情态,仿佛它悄然而至,轻叩柴门,在寂寞中徘徊,带着往昔的痕迹,增添了几分空灵与悠远之感。 结尾“濡腴泽槁兮潮之恩,不尸其功兮归于混元”,再次点出潮水的恩情,它滋润万物却不夸耀功劳,最终回归自然本初,寄托了诗人对这种无私、自然的品格的推崇,也暗含了他对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全诗语言古朴典雅,运用兮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抒情性,情景交融,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自然品德的赞美完美结合,意境深远。
展开
创作背景
陆龟蒙是晚唐时期的文学家、农学家,他一生隐居在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等。其诗歌多反映田园生活、自然风光以及对世事的感慨。 《迎潮送潮辞》包括《迎潮》和《送潮》两篇,这组诗是陆龟蒙描绘潮汐景象、抒发对自然伟力感悟的作品。当时他隐居在江南水乡,常年与江海潮汐相伴,潮汐的起落变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通过对迎潮景象的细致刻画,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融入了自己对自然规律、万物和谐的思考,体现了他亲近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情怀。
展开
作者信息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古诗数量:
691
名句数量:
2326
作者其他古诗
1
新沙
1.1万阅读
2
白莲
1.1万阅读
3
岛树
1万阅读
4
白莲
1万阅读
5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1万阅读
6
冬柳
1万阅读
7
离骚
1万阅读
8
秘色越器
1万阅读
9
京口
1万阅读
10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