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移金翠傍檐楹,斜倚芳丛旧态生。
唯奈瘴烟笼饮啄,可堪春雨滞飞鸣。
鸳鸯水畔回头羡,豆蔻图前举眼惊。
争得鹧鸪来伴著,不妨还校有心情。
懒得移动金翠色的羽毛停歇在屋檐下,斜倚在芬芳的花丛中显出旧日的姿态。 无奈瘴气笼罩着它的饮食,春雨阻碍了它的飞翔与鸣叫。 鸳鸯在水边回头羡慕它的风采,少女在豆蔻图前抬眼惊叹它的美丽。 若能得到鹧鸪来相伴,不妨还能比较出几分心情。
1. 奉和诗:诗人之间互相唱和的诗作,需遵循原诗题材或韵律 2. 咏物诗:通过描写物品寄托情感,此诗属托物言志 3. 晚唐诗歌风格:注重语言锤炼,意境含蓄深沉 4. 孔雀意象:在古诗中常象征高贵、美丽或怀才不遇 5. 豆蔻典故:出自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这首诗以病孔雀为描写对象,实为诗人自况。首联"懒移""斜倚"写出孔雀无精打采的样子,暗示诗人消沉心境。颔联"瘴烟""春雨"既是环境描写,也象征政治环境的压抑。颈联突然转折,通过他人视角展现孔雀的非凡之美,反映诗人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尾联渴望鹧鸪相伴,实指期盼志同道合者。全诗最妙处在于物我合一,表面句句写孔雀,实则字字关情,体现了中国传统咏物诗"不即不离"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病孔雀为意象,前四句通过"懒移""斜倚""瘴烟""春雨"等词,刻画其困顿萎靡之态;后四句以"鸳鸯羡""豆蔻惊"反衬其不凡风姿,末句"争得鹧鸪"则点明孤独心境。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孔雀的华美与处境形成强烈反差,暗喻自身虽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遭遇。语言婉转含蓄,物我交融,体现了晚唐诗精工细琢的特点。
此诗为唐代诗人陆龟蒙和答友人皮日休(袭美)所作。当时皮日休可能先写了一首关于病孔雀的诗,陆龟蒙以此诗回应。诗中通过描绘孔雀在恶劣环境中的孤寂与美丽,隐喻文人怀才不遇的境遇,同时流露出对知音相伴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