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
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
陆龟蒙 〔唐朝〕
薄如蝉翅背斜阳,不称春前赠罱郎。
初觉顶寒生远吹,预忧头白透新霜。
堪窥水槛澄波影,好拂花墙亚蕊香。
知有芙蓉留自戴,欲峨烟雾访黄房。
写花
写水
古诗译文
薄如蝉翼的纱巾在夕阳下泛着光,它并不适合在春前赠送给捕鱼的郎君。
刚戴上头顶便觉寒风吹来,预先担忧白发会透过新纱巾显露。
可以凭它窥见水边栏杆下清澈的波影,也适合轻轻拂过花墙旁低垂的花蕊,沾染芳香。
我知道还有芙蓉般的头饰留给自己戴,想要高耸着发髻、披着烟雾般的纱巾去寻访仙家丹房。
展开
知识点
1. 唱和诗:唐代文人间通过诗词相互赠答的创作形式,要求严格遵循原诗韵脚(次韵)。
2. 皮陆:指皮日休与陆龟蒙,二人并称“皮陆”,是晚唐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
3. 纱巾文化:唐代士人盛行佩戴头巾,不同材质与样式象征身份与情趣。
4. 意象运用:诗中“蝉翅”“澄波”“黄房”等意象兼具写实与象征,体现唐诗“托物言志”传统。
5. 道家思想:尾句“访黄房”反映唐代文人融合儒道、追求隐逸的普遍心态。
展开
古诗注解
袭美
:诗人皮日休的表字,陆龟蒙的好友。
纱巾
:古代文人佩戴的头巾,此处指皮日休所赠之物。
罱郎
:罱(lǎn)指捕鱼工具,罱郎即渔夫。
水槛
:临水的栏杆。
亚蕊
:亚通“压”,低垂的花蕊。
芙蓉留自戴
:暗指自己已有头饰,或喻高洁自守。
欲峨烟雾访黄房
:峨指高耸,黄房指道士炼丹之所,暗含隐逸求仙之志。
展开
讲解
本诗结构严谨,前两联侧重纱巾的物理特性与佩戴感受,后两联拓展其审美与象征意义。诗人通过“薄如蝉翅”“澄波影”等视觉描写突出纱巾的轻盈透亮,又以“顶寒”“头白”暗含对岁月流逝的敏感。颈联的“水槛”“花墙”将物品置于自然场景中,赋予其灵动生命力。尾联由物及人,以“芙蓉自戴”表明心迹,最终升华至寻访仙境的超然境界,完整呈现了从接受赠礼到精神共鸣的情感脉络。全诗次韵工稳,用典自然,展现了陆龟蒙作为隐逸诗人清丽深婉的艺术风格。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纱巾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文人雅趣。首联以“薄如蝉翅”形容纱巾轻透,并以“不赠罱郎”暗示其雅致非俗物可用。颔联“顶寒”“头白”巧妙将物性与人生感慨结合,流露年华易逝的忧思。颈联转写纱巾与自然景致的互动,“澄波影”“亚蕊香”营造清幽意境,体现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审美观照。尾联以“芙蓉自戴”“访黄房”收束,既含蓄回应赠巾之情,又借道家意象抒发超脱尘世之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融合咏物、抒情与隐逸主题,堪称晚唐唱和诗的代表作。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晚唐时期,是陆龟蒙酬答好友皮日休(字袭美)的唱和之作。皮日休先赠予陆龟蒙一条纱巾,并附诗表达情谊,陆龟蒙依照原诗韵脚创作此诗回赠。二人隐居江南,常以诗文往来,作品多反映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展开
作者信息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古诗数量:
691
名句数量:
2326
作者其他古诗
1
新沙
1.1万阅读
2
白莲
1.1万阅读
3
岛树
1万阅读
4
白莲
1万阅读
5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1万阅读
6
冬柳
1万阅读
7
离骚
1万阅读
8
秘色越器
1万阅读
9
京口
1万阅读
10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