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算山
算山
陆龟蒙 〔唐朝〕
水绕苍山固护来,当时盘踞实雄才。
周郎计策清宵定,曹氏楼船白昼灰。
五十八年争虎视,三千馀骑骋龙媒。
何如今日家天下,阊阖门临万国开。
写山
写水
古诗译文
江水环绕着苍山,仿佛是为了坚固地守护它而来,当年在此盘踞的实在是雄才大略之人。
周瑜的计策在清静的夜晚制定,曹操的楼船在白天化为灰烬。
五十八年间如猛虎般相互争视,三千多骑兵如龙马般驰骋。
怎比得上今日天下一家,皇宫的大门面向万国敞开。
展开
知识点
1. 诗人陆龟蒙:晚唐著名诗人,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与皮日休并称“皮陆”,擅长诗歌和小品文,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 2. 算山:指镇江的北固山,因历史上多次成为军事要地而得名,与赤壁之战等事件相关。 3.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周瑜、刘备联军以火攻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4. 怀古诗:诗歌题材的一种,通过凭吊古迹或追忆历史,抒发感慨、讽刺现实,本诗是典型代表。 5. 阊阖:原指神话中的天门,后泛指皇宫正门,象征帝王威仪和天下归心。
展开
古诗注解
算山:
指镇江的北固山,因其地形险要,常为兵家必争之地,故称“算山”,有算计、谋划之意。
水绕苍山固护来:
描绘北固山被江水环绕的险固地势。“固护”指坚固地护卫。
周郎计策清宵定:
指三国时周瑜在赤壁之战前夜定下火攻曹操的计策。
曹氏楼船白昼灰:
指曹操的战船在赤壁之战中被烧毁。“白昼灰”形容战火在白天将船烧成灰烬。
五十八年争虎视:
概括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期间(约58年)群雄割据、如虎相争的历史。
三千馀骑骋龙媒:
形容战争中骑兵奔驰的场面。“龙媒”指骏马,比喻精锐部队。
何如今日家天下:
诗人感慨当今(唐朝)天下一统,四海一家。
阊阖门临万国开:
“阊阖”指皇宫的正门,象征朝廷对万国开放,天下归心。
展开
讲解
本诗以算山为切入点,首联写山势之固,引出历史“雄才”,为怀古铺垫。颔联具体化用赤壁之战典故,以“清宵定”与“白昼灰”对比,突出计策的隐秘与战争的惨烈。颈联扩展时间维度,用“争虎视”“骋龙媒”渲染乱世争霸的激烈。尾联转向现实,以“家天下”“万国开”表达对统一盛世的赞美,实则隐含对晚唐分裂隐患的忧虑。讲解时需注意:诗人并非单纯怀古,而是借古喻今,强调历史教训,呼吁维护国家统一。语言上,对仗工整(如“周郎”对“曹氏”、“清宵”对“白昼”),意象鲜明,需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深层寓意和艺术手法。
展开
古诗赏析
陆龟蒙的《算山》是一首怀古咏史诗。诗的前两联描绘算山的险要地势和赤壁之战的经典场景,用“周郎计策”“曹氏楼船”等意象生动再现历史,突出战争的谋略与残酷。第三联以“五十八年争虎视”概括乱世争雄的漫长,展现历史的宏大画卷。尾联笔锋一转,以“何如今日家天下”作结,将历史与现实对比,既歌颂了唐朝的统一局面,又暗含对晚唐时局潜在的批判。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统一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是唐朝诗人陆龟蒙所作,创作于晚唐时期。诗人途经镇江的北固山(即算山),触景生情,联想到三国时期在此发生的赤壁之战等历史事件。晚唐时社会动荡,藩镇割据,诗人借古讽今,通过对比三国乱世与唐朝(理想中)的统一盛世,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向往,以及对当时政局的不满和忧思。
展开
作者信息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古诗数量:
691
名句数量:
2326
作者其他古诗
1
新沙
1.1万阅读
2
白莲
1.1万阅读
3
岛树
1万阅读
4
白莲
1万阅读
5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1万阅读
6
冬柳
1万阅读
7
离骚
1万阅读
8
秘色越器
1万阅读
9
京口
1万阅读
10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