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不堪旱,斯民生甚微。
直至葭菼少,敢言鱼蟹肥。
我到荒村无食啖,对案又非梁谢览。
况是干苗结子疏,归时只得藜羹糁。
水乡之地久旱不雨,百姓生活困苦艰难。 芦苇水草稀疏凋零,哪敢奢望鱼蟹肥鲜。 我来到这荒芜村落,盘中无食难以下咽, 眼前饭菜远不如权贵梁谢的盛宴。 何况田中禾苗干枯结籽稀少, 归去时只能以野菜稀粥充饥度日。
1. 晚唐社会现实诗特点:关注民生疾苦,语言通俗 2. 陆龟蒙与皮日休并称"皮陆",属现实主义流派 3. 古诗中"梁谢"用典指南朝士族奢靡生活 4. 唐代江南地区主要农作物及自然灾害记录
本诗解读要点: • 首联总写水乡旱情对百姓的致命影响 • 颔联以"葭菼少"暗示生态破坏的连锁反应 • 颈联通过饮食对比凸显阶级矛盾 • 尾联直指灾荒根源——土地歉收 艺术特色:采用"以小见大"手法,通过具体物象(鱼蟹、藜羹)反映重大社会问题,体现诗人"惟歌生民病"的创作主张。
全诗以白描手法展现灾荒图景: 1. 对比强烈:"无食啖"与"梁谢览"形成贫富悬殊的鲜明对照 2. 意象典型:通过"葭菼少""干苗"等意象强化灾情 3. 语言质朴:末句"藜羹糁"以具体食物展现生存困境 体现了陆龟蒙作为"皮陆"诗派代表的社会写实风格。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发。陆龟蒙作为关心民生的诗人,目睹江南水乡因旱灾导致民生凋敝,以质朴的语言揭露了社会贫富差距,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