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伤别离,汲井长待晓。
愁因辘轳转,惊起双栖鸟。
独立傍银床,碧桐风袅袅。
美人因离别而忧伤,在井边打水直到天明。 愁绪随着辘轳转动,惊飞了双栖的鸟儿。 她独自倚靠在银饰的井栏旁,碧绿的梧桐在风中轻轻摇曳。
此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美人待晓图”,通过三个层次传递情感: - 时间维度:“长待晓”暗示彻夜未眠,突出思念之深。 - 听觉维度:辘轳声惊鸟,以声响打破寂静,强化愁绪。 - 视觉维度:末句的碧桐与银床构成冷色调画面,烘托凄清心境。 诗人善用日常景物(井、鸟、梧桐)寄托情感,体现了唐代闺怨诗“小而深”的艺术特色。
全诗以“美人伤别离”开篇,直抒主题,后三句通过“汲井”“辘轳”“双栖鸟”“碧桐”等意象层层递进: 1. 动静结合:辘轳的转动与惊飞的鸟儿形成动态画面,反衬女子静立凝愁的孤寂。 2. 以景结情:末句“碧桐风袅袅”以景作结,梧桐的摇曳暗喻女子心绪不宁,余韵悠长。 3. 象征手法:“双栖鸟”与“独立”美人形成对比,强化了离别的哀伤。
此诗为晚唐诗人陆龟蒙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陆龟蒙隐居江南,诗风清丽含蓄,多写田园隐逸与闺怨离愁。本诗通过“美人汲井”的意象,以细腻笔触描绘女子因离别而生的孤寂,反映了晚唐文人对细腻情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