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闲居杂题五首
闲居杂题五首
陆龟蒙 〔唐朝〕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
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写鸟
古诗译文
闲暇时倚着拐杖站在柴门边,鸟儿飞下深枝啄食傍晚的虫子。
绕着池塘散步半日时光便消磨殆尽,十年间听着这般景象,鬓发已如蓬草般斑白杂乱。
展开
知识点
1. 陆龟蒙:晚唐诗人,与皮日休并称"皮陆",擅写田园隐逸诗。 2. 意象解析:"柴门"象征隐士居所,"鬓如蓬"用比喻表现衰老。 3. 时间描写:通过"半日"与"十年"的对比强化生命短暂的主题。 4. 诗体特点:七言绝句,押平声东韵(虫、蓬)。
展开
古诗注解
倚杖柴门口
:倚靠拐杖站在柴门前,表现闲适慵懒之态。
鸟下深枝啄晚虫
:描绘傍晚时分鸟儿觅食的自然画面。
周步一池销半日
:绕池塘散步耗费半日,暗指时光虚度。
十年听此鬓如蓬
:十年重复如此生活,鬓发斑白蓬乱,隐含岁月蹉跎之感。
展开
讲解
此诗需注意三个层次:
1. 表层写景:前两句呈现黄昏时分的田园画面,体现诗人观察之细;
2. 中层叙事:后两句通过日常行为与时间跨度,构建生活轨迹;
3. 深层情感:全诗在闲适表象下暗藏"鬓如蓬"的沧桑感,反映隐士生活的双重性——既有超脱,亦有孤寂。讲解时可结合陆龟蒙其他作品(如《和袭美春夕酒醒》)对比分析其隐逸诗中的矛盾情感。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闲居生活:首句“倚杖柴门”突显隐者形象;次句“鸟啄晚虫”以动衬静,展现自然意趣;后两句通过“销半日”“鬓如蓬”的对比,将琐碎日常与漫长岁月并置,平淡中见深沉。语言简练而意境悠远,体现晚唐隐逸诗风。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陆龟蒙晚年隐居江南时所作。诗人历经仕途坎坷后选择归隐,诗中通过日常闲居场景的描写,反映其淡泊名利的心境,同时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自嘲。
展开
作者信息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古诗数量:
691
名句数量:
2326
作者其他古诗
1
新沙
1.1万阅读
2
白莲
1.1万阅读
3
岛树
1万阅读
4
白莲
1万阅读
5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1万阅读
6
冬柳
1万阅读
7
离骚
1万阅读
8
秘色越器
1万阅读
9
京口
1万阅读
10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