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流莺独占春,林间彩翠四时新。
应知拟上屏风画,偏坐横枝亦向人。
并非黄莺独占春光,林间鸟儿的羽毛四季常新。
应知它欲飞上屏风画,斜坐横枝的姿态也向人展露。
开篇即破题,“不是流莺独占春”否定传统意象,引出“四时新”的永恒主题。后两句通过“拟上屏风画”的奇想,将自然生灵与艺术创作勾连,末句“偏坐横枝”的动态捕捉,既显鸟儿的灵性,又暗喻诗人观物之悟。全篇在精微描写中蕴含哲理,体现司空图“思与神合”的诗学追求。
全诗以鹂鸟为载体,通过“四时新”的永恒意象,打破传统咏春诗的时间局限。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鹂鸟栖枝的姿态与屏风画作类比,既显艺术源于自然的哲思,又以“亦向人”暗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含蓄隽永。
司空图身处晚唐乱世,隐居山林时写下此诗。通过描绘鹂鸟四季常新的意象,寄托对自然永恒之美的感悟,暗含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