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重阳节遇雨,独自饮酒消愁,移栽的山野菊花还未绽放。 即便如此,也胜过登高远望却只见孤烟残照、马嘶声回的寂寥景象。
全诗采用“阻雨—移菊—登高”的递进结构:首句交代时间与心境,次句“未开”暗示期待落空;后两句转折,用“犹胜”将物理空间的阻隔升华为精神层面的选择。尾句三个意象叠加,孤烟写空间寂寥,残照喻时光流逝,马嘶声则打破沉寂又归于空茫,深刻表现乱世文人“哀而不伤”的审美境界。
诗中“阻雨”“菊未开”以实写虚,暗示理想受挫;后两句通过对比登高的传统习俗与眼前萧瑟之景,凸显孤独心境。司空图善用简淡笔墨勾画意境,“孤烟残照马嘶回”以声衬静,余韵悠长,体现其“韵味说”的诗学主张。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司空图因政局动荡隐居王官谷。重阳节本应登高聚会,却因雨被困,诗人借未开的菊花和荒凉景象,抒发对乱世的疏离之感与隐逸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