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兴未休,已散曲江游。
载笔离秦甸,从军过洛州。
嵩云将雨去,汝水背城流。
应念依门客,蒿莱满径秋。
赏花的兴致还未尽,曲江的宴游却已散去。 带着笔墨离开长安,随军途经洛阳旧地。 嵩山的云携雨远去,汝河水绕过城郭流淌。 莫忘了倚门盼归的亲人,此刻故乡小径已蒿草满秋。
此诗讲解需注意三个层面:其一,理解"从军过洛州"的特定背景,唐代文人入幕是重要仕进途径;其二,把握意象群的象征意义,"嵩云将雨"既写实景又隐喻政局动荡;其三,体会尾联的叙事突转,通过"依门客"与"满径秋"的对比,完成从壮别到忧思的情感升华。教学时可结合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比较同题材作品的不同处理方式。
全诗以空间转换为线索,形成三重意境:首联"曲江游散"写长安欢宴戛然而止,颔联"秦甸洛州"勾勒行军路线,颈联"嵩云汝水"以气象水文造境。尾联突然转向"蒿莱满径"的家园意象,在壮行诗中植入思乡柔情,体现张乔"清雅悲慨"的诗风。对仗处尤见匠心,"将雨去"与"背城流"的动词搭配,赋予自然景物动态人格。
此诗作于唐僖宗乾符年间,时值黄巢起义前夕。郑谷应召赴任汝州幕府,张乔以诗相赠。诗中既含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许,又透露出乱世将至的隐忧,折射出晚唐士人矛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