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长安书事
长安书事
张乔 〔唐朝〕
出送乡人尽,沧洲未得还。
秋风五陵树,晴日六街山。
有景终年住,无机是处闲。
何当向云外,免老别离间。
写景
写风
写山
写人
别离
写云
古诗译文
送别同乡的友人后,我仍未能回到沧洲故里。
秋风吹拂着五陵的树木,晴日照耀着长安六街的山峦。
这里虽有美景可常年驻足,却因无机缘而处处闲散。
何时才能飞向云外,远离这令人伤怀的别离之地?
展开
知识点
1. 五陵:汉代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的合称,唐代成为豪门聚居地,文学中多象征权贵或繁华。 2. 六街:唐代长安城南北向的六条主干道(朱雀街、安上门街等),是城市的核心区域。 3. 沧洲:典出《楚辞》,后世用以指代隐士居所,如谢朓“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4. 张乔:晚唐诗人,与郑谷、周繇等合称“咸通十哲”,诗风清雅,多写羁旅与隐逸。
展开
古诗注解
沧洲
:指隐士居住的水边之地,象征故乡或理想归宿。
五陵
:汉代五位皇帝的陵墓,位于长安附近,代指贵族聚居地。
六街
:唐代长安城的六条主街,泛指繁华都市。
无机
:没有机缘或机会,暗指仕途不顺。
何当
:何时能够,表达渴望与无奈。
展开
讲解
本诗通过空间转换展开情感脉络:首联“出送”与“未还”形成动作与结果的矛盾,暗示滞留的无奈。颔联选取“秋风”“晴日”两个反差意象,既展现长安的壮丽,又透出季节的萧索。颈联“终年住”与“是处闲”的对比,揭示诗人与都市生活的疏离感。尾联“云外”的想象,将物理空间升华为精神空间,呼应“沧洲”的隐逸意象。全诗以景衬情,在帝都风物与个人际遇的对照中,完成对仕隐矛盾的艺术表达。
展开
古诗赏析
诗歌以“送别”开篇,奠定孤寂基调。颔联“秋风五陵树,晴日六街山”工整对仗,用帝都典型意象烘托出繁华与萧瑟的交织。颈联“有景终年住,无机是处闲”转折,揭示美景与闲散的反差,暗含怀才不遇之叹。尾联以“云外”的想象收束,展现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情景相生,在空间(沧洲-长安-云外)与情感(离愁-困顿-超脱)的对比中深化主题。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乔羁留长安期间。唐代中后期,士人常因科举或仕宦长期滞留京城,张乔通过描绘长安秋景,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仕途困顿的苦闷,以及渴望超脱尘世的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的精神困境。
展开
作者信息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古诗数量:
184
名句数量:
662
作者其他古诗
1
书边事
1.2万阅读
2
河湟旧卒
1.1万阅读
3
书边事
1万阅读
4
滕王阁
1万阅读
5
华山
1万阅读
6
潭上作
1万阅读
7
题终南山白鹤观
1万阅读
8
送宾贡金夷吾奉使归本国
1万阅读
9
越中赠别
1万阅读
10
送庞百篇之任青阳县尉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