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咏史诗。流沙
咏史诗。流沙
胡曾 〔唐朝〕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老氏却思天竺住,便将徐甲去流沙。
写人
古诗译文
七国争雄的战争纷乱如麻,天下百姓无处安家。
老子却想到天竺去隐居,便带着徐甲前往流沙之地。
展开
知识点
1. 胡曾:晚唐诗人,以《咏史诗》著称,风格平易,多借史讽今。 2. 老子西行:道家传说老子晚年骑青牛出函谷关,隐居西域,后演变为道教“化胡为佛”故事。 3. 流沙:古代指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地带,如《山海经》中“流沙之滨”。
展开
古诗注解
七雄
:指战国时期的七个主要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戈戟乱如麻
:形容战争频繁,兵器交错如麻。
四海无人得坐家
:天下百姓因战乱无法安居。
老氏
:指道家创始人老子。
天竺
:古印度,传说老子西行至天竺。
徐甲
:老子的随从或弟子。
流沙
:指西域沙漠,象征遥远荒凉之地。
展开
讲解
诗人通过战国与老子的典故,完成双重隐喻:表面写历史战乱,实则影射唐末社会动荡;老子西行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暗含对清净无为的推崇。末句“流沙”的苍凉意象,强化了乱世中个体的孤独抉择。
展开
古诗赏析
前两句以“戈戟乱如麻”生动刻画战国混战,后两句笔锋一转,用老子避世西行的传说,形成乱世与隐逸的强烈对比。全诗语言简练,借古讽今,隐含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胡曾《咏史诗》系列之一,借战国乱世与老子西行的典故,暗讽晚唐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展开
作者信息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古诗数量:
312
名句数量:
929
作者其他古诗
1
咏史诗。乌江
1万阅读
2
咏史诗。汴水
1万阅读
3
戏妻族语不正
1万阅读
4
赠渔者
1万阅读
5
咏史诗。居延
1万阅读
6
咏史诗。南阳
1万阅读
7
草檄答南蛮有咏
1万阅读
8
交河塞下曲
1万阅读
9
咏史诗。泜水
1万阅读
10
题周瑜将军庙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