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高论伯牙琴,闲夜思量泪满襟。
四海共谁言近事,九原从此负初心。
鸥翻汉浦风波急,雁下郧溪雾雨深。
惭愧苍生还有意,解歌襦袴至如今。
庄周的高论与伯牙的琴声,在静夜思量时让我泪湿衣襟。 四海之内能与谁共谈当下之事?九泉之下也难掩辜负初心的悔恨。 鸥鸟掠过汉浦风波骤急,大雁飞下郧溪雾雨深沉。 惭愧的是苍生仍怀善意,至今传唱着赞美恩德的歌谣。
本诗情感脉络清晰:首联以典故引发追思→颔联直抒孤独悔恨→颈联转写环境隐喻→尾联回归现实慰藉。 艺术上,通过"泪满襟""负初心"等直白表述强化感染力, 而"风波急""雾雨深"的景物描写则赋予抽象情感以具象载体, 尾句"惭愧"二字更体现诗人自省精神与民本思想。
全诗以"庄周伯牙"起兴,凸显知音难再的孤寂;"四海九原"二句时空交错,强化悔恨之深。 颈联以"鸥雁"意象隐喻乱世飘零,尾联转折中见苍生温情。语言沉郁顿挫, 将个人感遇与时代悲慨融为一体,体现罗隐诗"深婉多讽"的特色。
此诗作于唐末乱世,罗隐重访随州时追忆已故兵部侍郎李某。李侍郎曾对其有知遇之恩, 诗人感怀知音逝去、时局动荡,既有对恩人的愧疚,也暗含对民生疾苦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