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帐郎官塞诏年,汀洲曾驻木兰船。
祢衡酒醒春瓶倒,柳恽诗成海月圆。
歌蹙远山珠滴滴,漏催香烛泪涟涟。
使君入拜吾徒在,宣室他时岂偶然。
当年你奉诏赴京身着锦袍,曾在汀洲边停泊木兰舟。 酒醒时如祢衡般狂放不羁,诗成后似柳恽笔下海月圆满。 歌声中远山微蹙如珠滴落,更漏催燃香烛烛泪涟涟。 如今你入朝为官我们仍在野,他日宣室重逢岂是偶然?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典故密织,八句用四处典故却不显堆砌;二是时空跳跃,从眼前送别切换到历史场景再回归现实;三是情感复杂,表面贺人升迁,实抒自身不平。罗隐作为"十上不第"的诗人,在末句埋下"岂偶然"的诘问,正是其惯用的以史讽今笔法。
全诗以"锦帐郎官"起笔,用"木兰船""祢衡酒""柳恽诗"等典故层层铺陈,既展现友人风雅才情,又暗含对其仕途的期许。尾联"宣室他时岂偶然"一语双关,既指友人得遇明主,又暗含诗人对自身际遇的思考。对仗工整处如"春瓶倒"对"海月圆","珠滴滴"对"泪涟涟",可见晚唐律诗精工之美。
此诗作于唐末乱世,友人裴郎中应召入朝,罗隐以诗寄赠。诗中既含对友人仕途的祝贺,又暗寓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折射出晚唐文人仕隐矛盾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