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虑狎群鸥,行藏合自由。
春寒宜酒病,夜雨入乡愁。
道向危时见,官因乱世休。
外人相待浅,独说济川舟。
放下思虑与群鸥亲近,行止进退本该自由自在。 春寒料峭更易引发酒后的不适,夜雨声声勾起思乡的忧愁。 人生的正道在危难时刻方能显现,官职因乱世而被迫放弃。 外人对我了解不深,唯有独自谈论那渡河的船只。
本诗讲解需把握三个层次: 1. 表层写景:前两联描绘春寒夜雨中的闲居生活,用"狎鸥""酒病"等细节营造意境 2. 中层抒怀:颈联突然转入对时局的议论,体现诗人由个人愁绪转向社会关怀 3. 深层寄托:尾句"济川舟"是诗眼,表面说渡船,实则以《尚书》典故暗示匡扶之志 讲解时应着重分析"自由"与"济世"的矛盾统一,揭示乱世文人"欲隐难隐"的典型心态。
全诗以"自由"为眼,前四句通过"狎鸥""春寒""夜雨"等意象构建闲适与愁思并存的意境,后四句转入对时局的深沉思考。颈联"道向危时见"与"官因乱世休"形成强烈对比,尾联"独说济川舟"以孤舟意象收束,既表现孤高品格,又暗藏济世理想。韩偓善用双关语,"济川"既指物理渡河,又喻匡扶王朝,体现晚唐诗含蓄深沉的特质。
此诗作于唐末乱世,韩偓因不肯依附朱全忠而被贬,后弃官南下。诗中"官因乱世休"直指时局动荡,末句"济川舟"暗含虽遭贬谪仍心系社稷的复杂心境,是诗人晚年漂泊时期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