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闲兴
闲兴
韩偓 〔唐朝〕
景寂有玄味,韵高无俗情。
他山冰雪解,此水波澜生。
影重验花密,滴稀知酒清。
忙人常扰扰,安得心和平。
写景
写雪
写花
写山
写水
写人
和平
写酒
古诗译文
静谧的景致中蕴含深意,高雅的韵律不染世俗之情。
远山的冰雪已消融,近处的溪水泛起波澜。
花影重重印证繁茂,酒滴稀疏方知清澈。
忙碌之人常陷纷扰,如何能得内心安宁?
展开
知识点
1. 韩偓(约842-约923):字致尧,晚唐诗人,以七言律诗见长,晚年诗风转向淡雅。 2. 五言律诗:每句五字,共八句,讲究平仄对仗,中间两联必须对偶。 3. 唐末诗风: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诗逐渐从盛唐的雄浑转向晚唐的婉约与隐逸。 4. 意象运用:诗中“冰雪”“波澜”“花影”等意象,均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5. 对比手法:通过“他山/此水”“忙人/心和平”的对比,强化主题表达。
展开
古诗注解
景寂
:静谧的景色。
玄味
:深奥的意趣。
韵高
:高雅的格调。
他山
:远处的山峦。
影重
:花影重叠,形容花枝繁密。
滴稀
:酒滴稀疏,指酒质清澈。
扰扰
:纷乱忙碌的样子。
展开
讲解
此诗可分层解读:
1.
写景层
(前六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构建超然物外的意境。如“影重验花密”以视觉细节暗示生命的丰盈。
2.
哲理层
:由景入情,提出“忙人常扰扰”的批判,最终落点于“心和平”的人生理想。
3.
艺术特色
:对仗工整(如“他山/此水”),善用意象转换(冰雪→波澜象征心境变化),语言凝练含蓄。
建议结合韩偓《香奁集》的早期作品对比阅读,体会诗人从绮丽到淡雅的风格转变。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闲兴”为题,通过五言律诗的工整形式,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哲思。
首联以“玄味”“无俗情”定调,突出高雅脱俗的意境;颔联用冰雪消融、波澜渐生的自然变化暗喻心境转变;
颈联以“花密”“酒清”的细节描写,体现诗人对生活细微之美的体察;尾联直抒胸臆,批判世俗忙碌,点明追求内心安宁的主旨。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韩偓晚期诗歌冲淡平和的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人韩偓晚年隐居时所作。韩偓历经唐末乱世,深感宦海浮沉,最终选择归隐田园。
诗中通过对比自然静谧与世俗纷扰,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晚年超脱尘世的心境。
展开
作者信息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古诗数量:
386
名句数量:
1292
作者其他古诗
1
已凉
1.1万阅读
2
寒食夜
1.1万阅读
3
醉著
1.1万阅读
4
晓日
1.1万阅读
5
天凉
1万阅读
6
惜花
1万阅读
7
深院
1万阅读
8
蜻蜓
1万阅读
9
偶见
1万阅读
10
翠碧鸟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